洗漱好,陆清词前往唐姨娘的院子,与她和陆宁宣一起用早膳。至于庆远侯,他一早便去上朝。
虽然庆远侯府的爵位到庆远侯这一代到期了,但他还是庆远侯,还得上朝。
每天能去上朝,对庆远侯来说是一件幸事,最起码他还能知道朝堂上发生的事情。如果不能去上朝,那他就会变成瞎子和聋子,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届时大祸临头有可能都不知晓。
当然,庆远侯去上朝时,不是一直充当背景板,时不时会上奏一些事情,不然皇上怎么会记得他。
被皇上彻底遗忘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庆远侯对上朝非常重视。他每次上奏的事情,并不是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而是一些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总是上奏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不仅不会让皇上记得他,还会惹得皇上厌烦。
陆清词忘了昨晚庆远侯留宿在唐姨娘。他来到唐姨娘院子时,他姨娘还没有起,他只好回自己的院子用早膳。
至于陆宁宣已经去茗香苑读书。
庆远侯府的姑娘们平日里也是要读书的。她们不仅仅要学习《女戒》,也要学四书五经。除了这些,她们还要学习琴、棋、书、画,插花、制香、沏茶等一些东西,最重要的是学习规矩礼仪。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在权贵世家们这里是行不通的,因为他们的女儿是要联姻的,甚至还要参加选秀进宫。如果她们不读书、不识字,什么都不会,怎么去联姻,怎么进宫做娘娘。
世家可不会要没读过书的媳妇,宫里也不会要这样的妃嫔。
庆远侯府的姑娘也是要联姻的。为了让女儿们日后能有一门好婚事,庆远侯和侯夫人,都非常重视姑娘们的栽培。
别看总是一副咋咋呼呼的陆宁宣,以为她没有规矩,其实她规矩学得很好。
庆远侯府的姑娘们的规矩礼仪都学的非常好,出去参加权贵世家们的聚会,总是能得到赞赏。
可惜,庆远侯府的爵位要保不住了,世家们即使觉得庆远侯府的姑娘们的规矩好,也不会第一考虑她们。
庆远侯想要女儿们能嫁进给庆远侯府带来帮助的人家,那别人家也想娶一个能给家族带来帮衬的岳家。
如今,庆远侯府的大姑娘、二姑娘的年纪都不小了,尤其是大姑娘明年及笄,但前来说亲的人家都一般。庆远侯跟侯夫人都看不上。可别的侯府和国公府也看不上他们家的姑娘。
侯夫人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多带女儿出去参加宴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她女儿优秀之处。
庆远侯非常看重大女儿,他想让大女儿嫁进皇家,这样很有可能保住庆远侯府的爵位,但嫁进皇家没有那么容易。
皇上已经有很多年没有选秀了。这些年选秀,都是给皇子和皇室宗亲选秀。
让大女儿进宫做娘娘是不可能了,但做皇子妃还是有点可能。不过,要做哪位皇子妃,得仔细挑选,不能随随便便就嫁给某位皇子。
姐姐们的婚事,用不着陆清词操心。
他回到自己院子,用了早膳后,便去书房继续看《幼学琼林》。
陆清词坐在书桌前,认真并大声地朗读:“取善辅仁,皆资朋友……”
广白坐在书房门口的阶梯上,听着陆清词清脆的读书声,不觉摇头晃脑起来,小声地跟着陆清词一起读。
等唐姨娘用完早膳,来看望陆清词时,就听到小儿子朗朗的读书声,不由地怔住。
她加快脚步走到小儿子的书房门口,广白正准备给她请安,被她拒绝了。
书房里的陆清词正在读身体篇,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的非常认真。
唐姨娘听了一会儿,小声地问道:“六哥儿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
“少爷用过早膳就来书房读书了,读的非常认真,没有停过。”广白如实地禀告道。
“当真?”唐姨娘有些不太相信。
“姨娘,小的不敢欺瞒您。”
唐姨娘点了下头,没有再说话,继续安静地听小儿子读书。
小儿子的读书声有些软糯,听得人心里软软的,同时心情不由地变好。
“六哥儿读了这么久还没有喝茶,会把嗓子读哑的,你赶快去端一杯茶来。”唐姨娘听出小儿子的声音有些沙哑了。
广白听到这个吩咐,这才意识到自己听少爷读书听得入迷,忘了给少爷端茶。
“小的这就去。”说完,急急忙忙地离开了。
片刻后,广白端了茶回来,唐姨娘伸手接了过来,亲自端着茶走了进去。
陆清词正好把身体篇读完。他觉得喉咙有些干,准备叫广白。
“口渴了吧,喝杯茶。”
“姨娘,您怎么来了?”
“来看看你,没想到你在读书,读的不错。”唐姨娘伸手摸了摸小儿子的头,满脸宠溺地说道。
陆清词赶紧喝几口茶,“我跟您说了,我日后会认真读书。”
“不是一时兴起?”
“不是,我说的是真的,不骗您。”陆清词把放在桌子上的《幼学琼林》递给唐姨娘,“我现在就可以把方才读的身体篇背给您听。”
“背给我听?”
陆清词开始背了起来:“百体皆血肉之躯……”
唐姨娘就站在陆清词的身边,专心地听小儿子背书。
陆清词背的非常熟练,中间没有一点停顿,十分顺畅并且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唐姨娘听完后,一脸震惊地看着小儿子。
“姨娘,我没有背错吧?”陆清词满脸得意地问道。
“没错,一个字都没有错。”唐姨娘忽然想到她刚刚过来的时候,小儿子就在读身体篇,“六哥儿,这篇文你读了几遍?”
陆清词伸出一根手指,笑眯眯地说道:“一遍。”
“一遍?”唐姨娘不相信,“真的一遍?”
“姨娘,我没骗您,真的一遍。”陆清词满脸欢喜地说道,“摔破脑袋后,我发现我的记性变好了,读一遍就能全部记住。”
唐姨娘惊呼道:“过目不忘?”
“姨娘,您要是不信,我可以做给您看。”陆清词指了指衣服篇,“我还没读到这篇,也没有学到这篇。”
唐姨娘把书还给陆清词。
陆清词开始读衣服篇:“冠称元服……”
衣服篇不长,只有几百字。
陆清词读完后,就把书还给唐姨娘,开始背衣服篇。
唐姨娘见小儿子真的读一遍,就把衣服篇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张大着嘴巴,满脸震愕的表情。
“姨娘,我没骗您吧。”他也没想到摔破脑袋,除了觉醒现代记忆,还有了过目不忘的金手指。
唐姨娘知道小儿子还没有学四书,她随手拿出《孟子》,然后又随意翻开一页,“我读给你听,看看你能不能记住。”
陆清词点点头说:“好。”
唐姨娘读完后,问道:“你能记住?能背出来吗?”
“能。”陆清词又是一字不错地背下唐姨娘刚刚读完的梁惠王篇。
见小儿子真的能过目不忘,唐姨娘激动地差点叫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