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卷起衣袖和裤腿,下地采摘西瓜。
三人不一会儿,就采摘了三箩筐的西瓜。
“好瓜,好瓜啊....”
朱棣站起身子感慨,这麒麟瓜又甜又大,还没有籽。
父皇还给自己赏赐了十几万亩的田地。
届时种植这麒麟瓜,卖给有钱人,这得赚多少银子啊?
他眼前仿佛已经浮现出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朱棣要养着王府千余人,上下都需要打点。
藩王不可过问当地的民政,但手上却抓着军权,拥有自己的亲军。
这些兵名义是朝廷的兵,但实际上被朱棣掌控。
不过,明朝养兵是不花钱的。
就是所谓的卫所制。
朱元璋建立卫所制,经常自夸“朕养兵百万,不费民间一粒米”。
卫所制就是卫军屯田制度。
军户世代相继的策略,士兵们屯田自给自足。
所以说,朱棣手中的军队,是不会有朝廷的军费拨下来。
但想要这支队伍有战斗力,怎么可能真让他们种田自给自足?
真放任不管,那跟农民就没啥区别了。
强大的精锐军队,需要吃好喝好,需要训练。
你不给士兵好吃好喝,你想他们给你卖命?
别做梦了。
为什么后来靖难之役李景隆的百万大军这么拉胯?
因为那百万大军都是卫所制度下的兵,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当了几十年的农民,匆匆训练一下就上战场,能有什么战斗力?
所以说,藩王想要打造自己的精锐亲军,需要花费大量的银子。
作为藩王,既不能干涉当地民政,又抓着军权要养军。
只有这些亲军强大了,藩王在当地才叫做藩王,才会被人重视。
藩王虽然俸禄很高,还有田地封赏,但显然不够。
所以,明朝藩王私下都会想办法搞钱,强大自己的亲军。
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巧取豪夺,土地兼并、官商勾结,放高利贷,巧设税收.....
这就是为什么,朱允炆削藩的时候,找这些藩王罪行一找一个准。
朱棣看着这无籽麒麟瓜,觉得自己要发财了。
林师不但是林师,还可以当自己的财神爷。
想到这,朱棣不由笑了起来。
“老朱,傻笑啥呢?走了,去下一站。”
林逍拍了拍朱棣的肩膀说道。
“下一站?”朱棣一愣。
“嗯。猪也不能总吃西瓜吧,吃出糖尿病了怎么办,营养要均衡,不过有一说一,我这猪纯天然饲养,味道是一绝。”
一边说着,林逍就带着朱棣三人来到了下一块地。
下一块地,种植的是另外一种农作物。
“这些是什么?为何本王只看到短短的叶子,这些是野菜?”
朱棣在土地上,看到了很短的绿色植物。
就连见多识广的马和也认不出来这种作物。
他总算在林师这里,第一次看到明朝还没有的作物。
“当然不是这些绿叶,果子在土地里面。”
林逍指向旁边摆放工具和篮子的地方,“拿锄头挖。”
“好!”
张武率先挽起袖子,拿起锄头挖地。
很快,就挖出了一坨坨灰不溜秋的椭圆形果子,就是土豆。
“这是何物?”
张武拿起土豆递给朱棣的面前,三人一起研究。
但还是没研究出来,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根本就是没见过。
林逍说道:“这是土豆,中午涮火锅的时候吃过啊。”
话落,三人回忆起来,的确是吃过。
这个土豆的味道非常的不错,口感软糯香甜。
但没想到,这么好吃的东西也要用来喂猪?
仙师就是仙师,豪横!
朱棣挽起袖子,带着另外两人挖土豆。
一边挖着,马和琢磨出了点名堂,说道:
“咱们中午没吃饭,却饱腹了,现在有使不完的劲儿,多半是土豆的功劳,此物应当是能当做粮食....”
闻言,朱棣心中一喜。
因为他发现,这土豆子一挖一大片,产量非常喜人。
朱棣喊道:“敢问林师,这土豆的产量是多少?”
林逍此刻正在树下乘凉,回了句:“不多,也就亩产五千斤吧。”
话音落下。
朱棣、张武、郑和三个人直接愣在原地。
不多?
也就?
亩产五千斤?
瞧瞧,这说的是人话吗????
“多……多少?!”
朱棣手一抖,刚挖出来的一个硕大的土豆“啪嗒”一声掉回土里。
他几乎怀疑自己的耳朵被海风吹坏了,猛地抬起头,眼睛瞪得如同铜铃,死死盯着树下悠哉乘凉的林逍。
“林师!您方才说……亩产多少?!”
马和的声音也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他手中的锄头都忘了放下。
亩产五千斤?
这简直颠覆了他对农业的所有认知!
张武更是直接傻在了原地,嘴巴张得能塞进一个拳头,半晌才挤出一句:“五…五千斤?!俺滴亲娘嘞!那得堆成多大一座山啊!!”
林逍被他们三人的反应逗乐了,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是啊,精心伺候着,化肥跟得上,亩产五千斤很正常嘛。这玩意儿不挑地,耐旱耐寒,好养活得很。而且既能当菜,又能当主粮,饱腹感强,营养.....也还行。”
“耐旱耐寒?!好养活?!”
朱棣的声音陡然拔高:“林师!您可知如今江南鱼米之乡,上等水田,稻谷亩产几何?!不过三四石!便是不到五百斤!寻常旱地,麦粟之类,能有两三百斤便是丰收!您这……您这土豆,亩产五千斤?!这是这是社稷神器!是活人无数、足兵足食的国之重宝啊!!”
亩产两千斤的水稻已经让朱棣无比震惊了。
但水稻需要水田,需要大量的水才能种植,还需要温度适宜。
但这土豆耐旱耐寒,简直太适合在北方种植了。
他呼吸急促,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精光。
刚才还在为麒麟瓜的暴利而欣喜,此刻与这亩产五千斤的土豆相比,那西瓜的甜味瞬间显得轻飘飘了!
西瓜再甜,是锦上添花的珍馐,是赚富人银钱的奇货。
而这土豆,是能填饱千万人肚子的底气!
是能养活庞大军队的根本!
不,是能让整个大明江山稳如泰山的基石!
若得此物,何愁军粮不济?
何惧灾荒之年?
何患百姓流离?
一瞬间,朱棣脑子里闪过的已经不是金银,而是千军万马吃着土豆练兵的场景,是北疆百姓面对寒灾也能安然度日的画面!
这价值,根本无法用金银衡量!
“王爷!王爷!”
马和也激动得声音发颤,“若得此物推广种植,我大明将再无饥馑之忧!北征蒙古,亦无粮草转运之艰!此乃天赐祥瑞于王爷,于大明啊!”
张武虽然算不清那么复杂的账,但也明白能亩产五千斤的粮食意味着什么,他猛地一拍大腿,吼道:“王爷!有了这土……土豆!咱们的兵天天都能吃饱肚子练把式!到时候,看谁还敢跟咱们呲牙!”
见三人大呼小叫,林逍不介意给他们多来点震撼。
“老朱,你别急,我还有更好的东西。”
林逍指了指东面的方向,笑着说道:“你们要是这么说的话,隔壁田地里还有红薯,同样是在土里,更加好养活,产量更高!”
朱棣呼吸急促:“有多高?”
“大概这么高....”
林逍比了个很高的手势,旋即说道:“亩产万斤。”
“什么?亩产万斤?????????”
朱棣听到这话,整个人头皮发麻,差点晕厥了过去。
老天爷,老天爷!
亩产五千斤还不是极限!
世上还有亩产万斤的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