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夜色如墨,浓稠得化不开,将整个公主府笼罩在一片死寂之中。长乐长公主萧玠从噩梦中猛然惊醒,冷汗浸湿了她的亵衣,呼吸急促而紊乱。前世那一幕幕惨烈的场景,如同鬼魅般在她脑海中盘旋不去。她仿佛又看到了自己被至亲背叛,被奸人陷害,最终含冤而死的悲惨结局。

“不!”萧玠低低地怒吼一声,双手紧紧攥着锦被,指节泛白。复仇的火焰在她心中熊熊燃起,那炽热的温度仿佛要将她的灵魂都燃烧殆尽。这一世,她定要改变命运,让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萧玠缓缓起身,披上一件外袍,走到窗前。清冷的月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勾勒出她修长而坚毅的身形。她的面容绝美却带着几分冷冽,双眸犹如寒星,闪烁着决绝的光芒。身为大邺王朝的长乐长公主,前世的她天真任性,对宫廷中的权谋斗争毫无防备,最终落得个凄惨的下场。而如今,重生归来的她,已然脱胎换骨,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复仇。

大邺王朝,皇权至上,宗法制度腐朽不堪。皇室、贵族与寒门之间等级森严,权力斗争在宫廷与朝堂的每一个角落悄然上演。萧玠深知,在这个残酷的世界里,若想复仇成功,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谋略。

她回到桌前,点亮烛火,柔和的光晕在室内弥漫开来。桌上摆放着一堆文书,那是她凭借长公主的身份,不动声色收集来的各方情报。萧玠坐下来,仔细翻阅着,试图从中寻找到复仇的契机。

突然,一份新晋官员名录引起了她的注意。萧玠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名字上——林珩,出身清寒却才华横溢,在此次科举中高中探花郎。她微微皱眉,陷入沉思。林珩的出现,仿佛一道曙光,照亮了她复仇的道路。她认定,林珩将是她复仇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萧玠深知,要想利用林珩,首先要对他有深入的了解。她开始不动声色地派人去打听林珩的一切,从他的喜好、日常行踪,到他的为人处世。随着了解的深入,萧玠越发觉得林珩是个可造之材。他正直有傲骨,才华横溢,在这浑浊的官场中,宛如一股清流。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萧玠一边继续收集情报,一边思索着如何接近林珩。她深知,此事急不得,必须精心布局,方能万无一失。

终于,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萧玠心中初步拟定了一个计划。她打算利用大邺王朝盛行的诗词文化,在一场文人雅集中与林珩相遇。她相信,凭借自己的才情,定能引起林珩的注意。

然而,就在萧玠为计划做着最后准备的时候,一种被窥视的感觉悄然袭来。她敏锐地察觉到,暗处似乎有一双双眼睛在监视着她的一举一动。萧玠心中一凛,不动声色地环顾四周,却并未发现任何异常。但她知道,危险已经悄然降临。究竟是谁在暗中监视?是前世的仇人察觉到了她的异样,还是另有其人?

萧玠心中虽警惕万分,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她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无论前方有何阻碍,都不能放弃复仇计划。明日的明月楼雅集,是她接近林珩的重要契机,她定要好好把握。然而,那暗处的监视者,又会在雅集中做出什么举动呢?

自重生以来,萧玠便将复仇视为首要之事。在经过一番仔细打探后,她对林珩的喜好与日常行踪了如指掌。得知林珩常去京城的明月楼参加文人雅集,萧玠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机会。诗词文化在大邺王朝盛行,文人之间常以诗词会友,林珩身为新晋探花郎,对诗词更是喜爱有加。萧玠自幼饱读诗书,诗词方面的造诣颇深,她决定利用这一点来接近林珩。

第二日,萧玠精心乔装打扮。她褪去了长公主的华丽服饰,换上了一身淡雅的素色裙衫,略施粉黛,将自己扮成一位普通才女。看着铜镜中的自己,俨然是一位清新脱俗、温婉可人的女子,与平日里的长公主形象大相径庭。确认无误后,萧玠带着几分期待与紧张,踏入了明月楼。

明月楼内,文人雅士们齐聚一堂,或吟诗作对,或挥毫泼墨,一片热闹景象。萧玠刚一踏入,便感受到了那浓郁的文化氛围,耳边传来阵阵吟诗声,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她不动声色地融入人群,目光在众人中搜寻着林珩的身影。

不多时,萧玠便看到了林珩。他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身姿挺拔,气质儒雅,正与几位文人交谈甚欢。萧玠心中暗喜,不动声色地靠近。此时,一位文人提议以秋日为题,即兴赋诗。众人纷纷响应,一时间,周围安静下来,只闻得毛笔在宣纸上摩挲的沙沙声。

萧玠略作思索,提笔蘸墨,在纸上挥洒起来。她的字迹娟秀,笔锋婉转,不多时,一首秋日感怀的诗词便跃然纸上。“秋意渐浓风瑟瑟,明月高悬照山河。落叶纷飞情难却,壮志未酬心怎歇。” 此诗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片赞叹声。众人纷纷围拢过来,对萧玠的诗词才华赞不绝口。

林珩也被吸引过来,他目光落在萧玠的诗词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欣赏。在这众多文人之中,能作出如此佳作的女子,实属罕见。林珩不禁对眼前这位神秘才女产生了好奇,他看向萧玠,微笑着说道:“姑娘这首诗,意境深远,才情非凡,不知姑娘师从何人?”

萧玠心中一喜,她抬眸,与林珩目光相对,轻声说道:“小女子不过是平日里喜好诗词,随意涂鸦,让公子见笑了。至于师从,不过是家中长辈略加指点罢了。” 她言辞温婉,举止大方,更添几分魅力。

林珩见她如此谦逊,对她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从诗词的韵律谈到诗词中的意境,越聊越投机。周围的文人见他们聊得投入,也不便打扰,各自散去,继续着自己的雅集活动。

正当萧玠准备与林珩进一步接触,深入交谈时,人群中突然有人发出一声冷哼,声音虽不大,但在这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却格外清晰,似是对她的出现极为不满。萧玠心中一惊,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锦袍的男子,正一脸不悦地看着她,眼中透着一丝嫉妒与不屑。此人是谁,又有何目的?萧玠心中暗自警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