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记忆如此真实,如此刻骨铭心。他怎么可能认错?
他再次看向手机屏幕,视频中的“谭子伦”仿佛在嘲笑着他所有的记忆和理智。
难道谭子伦没有死?那他为什么要假死?又为什么会在几年后,突然出现在一个演唱会上,丝毫不设防地被他拍到?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一个大胆而又荒谬的念头在张卓远脑海中浮现:或许,谭子伦的“意外”,本身就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假象。
第四章 线上与线下的追寻
第二天一早,张卓远顶着黑眼圈去上班,整个人魂不守舍。他的脑子里被各种疑问塞满,工作效率低下。
“你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李明明中午发来微信。
“没睡好。”
“还在想谭子伦那事儿?”
“嗯。”
“我说你别钻牛角尖了,肯定认错人了。别把你大学同学都搞得提心吊胆的。”
“你不信算了,我得自己查清楚。”
“你查什么?查一个死人吗?”李明明的语气有些无奈。
张卓远没有回复。他知道李明明是关心他,但他此刻需要的是支持,而不是质疑。
他打开电脑,开始在网上搜索关于那场演唱会的信息。他回想起自己当时站立的位置,试图通过现场座位图、其他观众拍摄的视频或照片,来定位“谭子伦”出现的区域。他甚至尝试在社交媒体上搜索当天演唱会的关键词,翻阅大量的现场图片和视频,希望能找到更多关于那个白衣身影的蛛丝马迹。
然而,演唱会人数众多,现场光线复杂,想要从海量的碎片信息中锁定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他转而开始搜索与谭子伦“意外”相关的新闻报道。当年,谭子伦的事件被当地一家小报简单报道过,称其为“学生暑期旅行不幸坠崖身亡”。报道寥寥数语,没有深入的调查,也没有过多的细节。张卓远清楚地记得,当时警方给出的结论也是“意外”,因为没有发现他杀或自杀的证据。
他重新审视这些陈旧的文字。
“……不慎失足,从山崖跌落,当场死亡。”
“……救援人员赶到时,发现遗体已被岩石和树木严重掩盖。”
“……警方排除了谋杀和自杀的可能,初步认定为意外。”
张卓远总觉得这些描述太过简单,有些地方语焉不详。例如,为什么没有更详细的事故现场描述?没有提及同行者的证词吗?他记得当时和谭子伦一起去爬山的还有另外两个同学,邓扬浩和陈晨。他们当时是怎么说的?张卓远努力回忆,却只记得他们面色苍白,语无伦次,仿佛受到了极大的惊吓。
他又找到了谭子伦父母的联系方式。多年未联系,他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拨通了谭妈妈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谭妈妈的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疲惫:“喂,哪位?”
“阿姨,我是张卓远,谭子伦的高中同学。”
电话那头沉默了。张卓远甚至能听到一声压抑的抽泣。
“是小远啊……”谭妈妈的声音沙哑,“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