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陈雨的父母来到深圳,希望见见我。
"我爸妈很简单,"陈雨对我说,"他们就是想看看你是什么样的人。"
然而,当陈父陈母得知我来自农村,父母务农,没有深圳户口,没有房产,存款也不多时,他们的态度变得冷淡。
"陈雨啊,"陈父在饭桌上直接说,"你在教育机构工作,接触的都是有文化的人,你跟小李...你们真的合适吗?"
陈雨试图辩解,但我看到了她眼中的犹豫。
聚会结束后,陈雨对我说:"我爸妈不是嫌弃你,他们只是...只是担心我以后的生活。深圳的生活成本很高,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以后怎么办?"
"我在存钱,"我说,"我打算明年再换一份工作,工资会更高。我...我已经在看房子了,虽然现在还买不起,但总有一天..."
"李明,"陈雨打断我,"不是每个人都想在深圳买房的。但是...但是我的父母希望我有一个稳定的未来。他们问我,如果我们要结婚,住在哪里?孩子在哪里上学?"
春节过后,陈雨提出了分手。
"我们还是做朋友吧,"她对我说,眼中含着泪水,"我不想骗你,也不想骗自己。"
第五章:城中村的日与夜
2020年,我搬到了另一个城中村,这次在福田附近,离市中心更近一些。房租涨到了3000元,但我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工资也涨到了35000元。
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十年深漂生活。三个女朋友,都因为房子、家庭背景等原因离开了我。我不是没有努力,我加班无数个夜晚,接外包项目赚外快,省吃俭用存钱。但深圳的房价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越来越高,越来越远。
城中村的生活简单而重复。早上,我在巷子口的早餐店买一个包子一杯豆浆,然后挤上一个小时地铁去上班。晚上,我回到那个不足十平米的出租屋,打开电脑,继续写代码或者接外包项目。
有时候,我会站在城中村的楼顶,看着远处CBD的霓虹灯光,思考着自己的未来。我32岁了,在深圳打拼了十年,却依然住在城中村,依然没有房子,没有家庭。
2021年,我终于存够了首付,在东莞松山湖买了一套小公寓。虽然不在深圳,但至少是自己的房子。我想着,也许有一天,会有一个女孩愿意和我一起住在那里。
然而,当我兴奋地告诉母亲这个消息时,电话那头却是沉默。
"儿啊,"母亲最终叹了口气,"妈不是非要你在深圳买房,只要你过得开心就好。但是...但是你要答应妈,别太累了。"
我握着电话,突然泪流满面。
第六章:新的开始
2023年,我35岁了。我在同一家公司已经工作了近八年,从普通程序员做到了技术总监,年薪达到了60万。我的东莞房子已经升值了不少,但我依然住在深圳的城中村。
去年,我又谈了一个女朋友,是公司新来的实习生,年轻、单纯。当她知道我在深圳打拼十年却依然住在城中村时,她惊讶地问:"为什么不租个好一点的房子?"
我笑了笑:"习惯了。"
三个月后,我们和平分手。女孩说她需要一个能给她稳定生活的伴侣,而我知道自己给不了。
现在的我,依然每天早出晚归,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里过着简单的生活。我不再急于买房,不再为了迎合别人而改变自己。我开始健身,开始读书,开始学习摄影,用镜头记录城中村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