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冷静期第十天,我录下了丈夫卖孩子的全过程。”

这一次,我不逃——我让他坐牢。

冷静期第十天,林澜在丈夫手机里看到一条消息:“孩子生下来,老德找好买家了。”

她没哭没闹,默默打开藏在床头柜的旧手机,按下录音键。

产检本是“验货单”,她的肚子是“商品”,而她——是唯一能救孩子的母亲。

当警察冲进仓库那一刻,她终于明白:

离婚不是终点,是她和孩子重获新生的起点。

一场精心布局的反杀,一个母亲绝地反击的勇气。

——————————————————————————————

> **冷静期第十天,我录下了丈夫卖孩子的全过程。**

> 他以为我软弱可欺,却不知道床头柜里的旧手机,早已记下他和人贩子的每一句交易。

> 这一次,我不逃——我要他坐牢。

第一章:床头柜里的录音笔

晨光透过窗帘缝隙,在地板上投出一道细瘦的光带,像一把刀,把房间劈成明暗两半。

林澜睁开眼时,床头柜上的电子钟刚好跳成“7:00”。

冷静期的第十天,到了。

她侧过身,看着身旁陆潇的后背。男人呼吸沉实,右手还攥着手机——屏幕亮着,停留在和“老德”的聊天界面。

昨晚临睡前,她听见他压低声音说:“明天就按说好的来。”

指甲掐进掌心,她没敢出声。

肚子里的胎动轻轻传来,像小鱼摆尾。

林澜下意识摸了摸小腹。这是她的命,不是陆潇能拿去换钱的货。

其实,从冷静期第一天起,她就察觉不对了。

那天陆潇把她的工资卡“借”走,说要还信用卡。她没多想,毕竟结婚三年,他一直管账。可第二天,她去银行查余额,发现卡里只剩三百块。她质问,他却冷笑:“你怀着孩子,又不上班,留那么多钱干什么?”

她愣在原地,像被人抽了一耳光。

更早之前,他还偷偷改了她产检医院的预约时间,说“那家太贵,换便宜的”。她没同意,结果产检当天,他“恰好”车坏了,没送她去。她挺着肚子打车,差点在医院门口摔了一跤。

那时她还以为,他只是压力大。

直到三天前,她在洗衣机里发现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货验完付款,尾款三十万。”

她当时心跳如鼓,装作没看见,悄悄拍了照。

昨晚,她终于确认了——那“货”,是她肚子里的孩子。

床头柜最下层的抽屉里,藏着她的武器。

一只旧款直板机。去年换手机时留下的,被她拆了外壳,焊了块备用电池,改成了长续航录音笔。

改装那天,她躲在表弟家的车库,手都在抖。表弟帮她找来电烙铁,教她怎么接线。“姐,你真要这么做?”他问。她点头,眼泪掉在电路板上,“我得保护孩子。”

此刻,它正处于待机状态,机身贴着抽屉内壁,能清晰收录房间里的动静。

陆潇翻了个身,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声音沙哑:“今天去趟医院,把产检本拿回来。”

林澜坐起身,头发垂在脸侧,遮住眼底的情绪:“拿那个干什么?之前你不是说没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