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名单确定后,我们四个围在教室角落商量分工。
林薇率先开口,手指绕着头发,语气娇嗲:
“我觉得收集资料挺适合我的,我平时爱刷手机,找信息快。而且我对市场调研也不太懂,整理数据、做PPT这些太难了,我肯定做不好。”
张萌立刻附和:“对对对,林薇找资料肯定又快又全!她平时刷手机那么厉害,肯定能找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李倩也跟着点头,两个人默契地避开了“整理数据”“制作分析报告”这些更耗费时间的任务,眼神悄悄往我这边瞟——
明摆着是想让我接下最难的部分。
我没接话,拿出笔记本开始列任务清单:
“调研分四个部分,收集原始资料、整理数据、制作分析报告、课堂汇报。
按道理应该每人负责一块,公平也高效,老师也说了要按贡献度打分,咱们还是明确点好。”
林薇的脸色微变,手指顿了顿:
“可是……整理数据要算好多公式,我数学不好,肯定会算错的;汇报的话我又容易紧张,到时候说不出话来,会影响咱们组成绩的。”
她话没说完,张萌就凑到我身边:
“苏晓,你看林薇最近好像有心事,估计没精力做复杂的任务。你就多担待点,帮她把资料整理好,不然我们组要是因为资料不全扣分,就太可惜了。”
李倩也跟着帮腔:“是啊苏晓,你最细心了,整理资料这种事只有你做我们才放心,回头我们请你喝奶茶。”
她们的话像一把锤子,敲开了我前世的记忆——
上次小组作业,我就是被她们说动,帮林薇整理了所有资料,还熬夜核对了三遍数据。
可到了课堂汇报那天,林薇却拿着我做的PPT,把所有功劳都揽在自己身上。
甚至在老师夸资料整理得好时,笑着说:“这些资料都是我找的,苏晓只是帮我排了下版而已。”
我当时又气又委屈,想解释却被张萌和李倩用眼神制止,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林薇获得老师的表扬。
想到这里,我握着笔的手紧了紧。
抬头看向张萌和李倩:
“分工还是要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这样才公平。要是做不好,可以学,总不能一直让别人替你做。”
说完,我直接打开微信小组群,把列好的分工表发了出去——
林薇负责收集原始资料,需包含3份行业报告及10个案例数据,周五中午前提交;
张萌负责整理数据,制作数据图表;
李倩负责制作分析报告;
我负责课堂汇报和最终整合。
消息发出去后,群里沉默了几分钟。
过了一会儿,林薇才发了个委屈的表情包,配文:“可是收集这么多资料好难啊,我怕来不及……”
张萌和李倩大概是没料到我会直接把分工表发在群里,没敢帮腔,只是发了个“加油”的表情。
我把群消息设成了免打扰,心里清楚:这一次,我绝不会再退让,也绝不会再替她承担本该属于她的责任。
05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果然没把收集资料的事放在心上。
每天回到宿舍,她不是刷短视频,就是跟别人打电话聊“未来的出国计划”,完全没提资料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