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傅士仁涿郡老卒,自涿州聚义时便跟随我,始终对我忠心耿耿。麋芳乃我内兄,随我几经波折亦不见弃。”刘备不解道,“此二人我皆倚为肱骨、委以重任,怎就为些许小利叛我?”

法正即问:“太子已将此二人羁送至汉中,殿下欲如何处置此二人?”

刘备想了一会儿,叹了口气,道:“麋芳迷途知返,罪不至死……褫夺官职,发回成都颐养天年去吧。傅士仁……

又叹一口气:“傅士仁背主求荣,罪无可赦,当断其首以正军法。”

问:“孝直以为,如此处置是否妥当?”

法正微微躬身:“殿下持刑公正,臣无异议。”

因问:“不知太子后续作何打算?太子书信之中可曾明告殿下?”

“公嗣信中又提起上庸,说上庸咽喉之地,叫我仔细守将。另言已遣季常往召五溪蛮,欲以蛮兵练一支精锐。”刘备用埋汰自己坏小子的语气说,“小子还要我与他董督荆州军政之权。”

法正微微变色,太子还真会搞事啊!

上庸守将刘封乃汉中王义子,太子两次提醒汉中王仔细上庸守将,很难让人不怀疑太子是在给自己的潜在对手上眼药。

荆州已经有云长这位军政一把手了,再给太子董督军政之权,以云长的性子……

“殿下作何打算?”

三、

“太子董督荆州军政?”

襄樊前线的军帐里,关羽又仔细看了一遍刘备发来的书信,确认自己没有看错。

“太子确有大才,但毕竟年少,尚未谙熟政务,就此董督一州军政,会否太草率了些?”

四、

“禀太子,吴侯有言:‘若要和谈,先还我三郡,不然,我必提师自取!’”

江陵府衙内,出使东吴议和归来的秦宓恭恭敬敬站着。

刘禅笑了:“伯言以为,吴侯会否提师来攻?”

在刘禅夺取三郡时被俘的陆逊苦笑道:“逊不知。”

显然陆逊并不归心,但刘禅并不以为意,反正早晚会收服其心。

刘禅嘲笑道:“去书吴侯,便说我等他提十万兵来攻!”

哄堂大笑,尤以武将笑得最厉害。陆逊颇有尴尬之色。

刘禅压了压手,笑声便止住了。

“这样说会不会太伤他了?”秦宓还挺严肃。

再次哄堂大笑,刘禅也笑,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息。陆逊尴尬至极。

“那就随便写点搪塞他。”刘禅说,“他折了偌多精锐,又没有领兵大将,短时间内不会想要跟我们开战。拖一拖,他自己就要来议和。”

“臣领命。”秦宓回去琢磨外交辞令。

“臣马良拜见太子。”刘禅派去招抚五溪蛮的马良回来了,带着个蛮人汉子上堂,“臣幸不辱命,现已将蛮王沙摩柯带到,另有两万蛮兵在江陵城外候命。”

“沙摩柯拜见殿下。”沙摩柯说话瓮声瓮气,行礼不丁不八,眼里却闪着精明的光。

不太标准的汉话让刘禅回忆起从前。

曾经,他的禁军里就有不少骁勇善战的番将,个个对他忠心耿耿。

尤其契苾何力和阿史那社尔,可以毫不犹豫地为他去死。

“沙摩柯,想不想做大汉将军?”

五、

关羽有些头疼。

前几天,徐晃带着曹操勒裤腰带勒出来的兵马增援曹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