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的大脑“嗡”了一声,仿佛被什么重物击中。

对啊!学校提前放学,老师肯定会通知家长啊!妈妈她知道今天会早放学!

可是……等一下……

一个冰冷的、极其不协调的疑惑,像初春破冰时的第一道刺骨裂缝,毫无征兆地猛然浮现在我的脑海。

就算学校通知了提前放学,妈妈知道我不是正常时间离校。

但是……她是怎么知道我到家晚了的呢?

第六章

“今天,为什么晚回家了呀?”妈妈温柔却冷冽的声音又在我脑中回荡了一遍。

她到家的时候,我明明已经像平时一样,规规矩矩地坐在书桌前了,家里也没有安装座机,她进门时,我除了心跳有些快,应该没有什么破绽啊。

那她究竟是通过什么方式,如此笃定地判断出,我并非按时或者提前到家,而是晚归的呢?

难道真的仅仅靠她那近乎神奇的“直觉”和“洞察”?

还是说……

某种我从未察觉到的“眼睛”,一直在替她注视着我?

这个念头让我浑身一冷,刚刚平复一些的心跳,再次疯狂地鼓动起来,这一次不是因为愧疚,而是源于一种逐渐升起的莫名不安和寒意。

那个冰冷的疑问一旦生根,便像藤蔓般疯狂滋长,缠绕得我几乎窒息。

“家里不会真的安了监听或者监控设备吧?”

这个念头荒谬又骇人,但结合妈妈那份超乎常理的“洞察力”,它变得无比真实,甚至成了唯一合理的解释,一股寒意从脊椎窜上来,我猛地从书桌前站起来,心脏狂跳,开始像个小偷一样在自己房间里逡巡。

我的目光扫过书架上一排排整齐的书籍,抽开书桌的每一个抽屉,甚至翻动了衣柜里叠放整齐的衣物,动作因为恐惧而变得急切又笨拙,我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或许是一个明显的摄像头,或许只是一根不该存在的电线。

没有,什么都没有,房间整洁得一如往常,仿佛我荒谬的猜测只是源于晚归后的心虚。

我颓然地把自己摔进小床,目光无意识地扫过天花板上那盏简约的吸顶灯,灯罩是乳白色的,半透明。忽然,我注意到灯罩边缘靠近墙壁的位置,似乎有一个极其微小的、不像灯具本身该有的黑色阴影。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

我不敢直接靠近那个阴影,脑海中全都是我的脸出现在妈妈手机上的画面,我保持着仰躺的放松姿势,面前举着手,这样的角度,即使真的是监控,也只能看见我躺在床上玩手机的画面。

实际上,我把手机开到拍照模式,拉大了镜头倍数,灯罩的侧壁边缘,一个比纽扣电池还要小的漆黑圆形装置,被巧妙地粘附在吊灯底部的凹槽上,一个细微的红色光点正在其中若隐若现。

像一只冷漠的、永不疲倦的眼睛,静静地俯视着这个房间,俯视着我的一切。

我几乎要从床上跳起来,强忍着尖叫的冲动,颤抖坐起来,立刻打开了手机的浏览器,避开那个窥视的角度,在搜索引擎里发送了拍下来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