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笔钱,我接下来的计划,才能真正地、毫无顾忌地展开。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这笔钱,在股市里,悄悄地、分散地,通过不同的账户,开始吸纳青浪科技的流通股。
我要在她最得意的时候,在她以为已经把我彻底踢出局的时候,重新回到这个游戏里。
而且这一次,是以一个“猎人”的身份。
接下来的半年,我过着近乎隐居的生活。
我租的公寓很小,和之前东郊的别墅天差地别,但我毫不在意。
每天,我只做三件事:吃饭,睡觉,研究青浪科技的股价和财报。
叶倾仙和林枫,成了媒体的宠儿。
“商界神仙眷侣”、“天才CEO与她的得力干将”,各种溢美之词不要钱似的往他们身上堆。
在一次财经杂志的专访里,记者拐弯抹角地提到了我这个“前夫”和“联合创始人”。
叶倾仙的回答堪称滴水不漏,她说:“每一段关系,无论是事业还是感情,都有它的生命周期。我很感谢沈先生在公司初创阶段的付出,但企业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地新陈代谢。我们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我祝福他未来一切都好。”
而林枫,则在旁边补充道:“叶总是我的伯乐,也是我最敬佩的领导。至于沈先生,他是位优秀的技术专家,但在企业战略和管理上,或许……我们和叶总的理念更合拍一些。”
好一个“理念更合拍”。
他们把我,描绘成了一个跟不上公司发展步伐,最终被时代抛弃的技术宅男。
他们把我这十年的心血,轻描淡写地归结为“初创阶段的付出”。
看着电视里那两张志得意满的脸,我关掉了电视。
愤怒吗?
早就不了。
我的心里,只剩下冰冷的恨意,和复仇的火焰。
这半年里,青浪科技的股价,如同坐了火箭一般,一路飙升。
从发行价50元,一度冲高到了200元。
叶倾仙的战略非常激进。她利用上市募集来的大量资金,开始疯狂地并购、扩张。
收购有潜力的AI小公司,进军新的业务领域,在全国各地建立分公司和数据中心……
公司的盘子,被迅速做大。财报上,营收数据一季比一季亮眼,不断超出市场预期。
所有人都认为,叶倾仙是个不世出的商业天才,青浪科技将成为下一个万亿市值的科技巨头。
只有我,从那些光鲜亮亮的数据背后,看到了致命的危机。
“天启”算法,是我的心血,我比任何人都了解它。
它的核心,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和用户行为分析的动态自优化推荐引擎。简单来说,它会根据用户的喜好,不断调整推荐的内容,从而实现用户粘性的最大化。
这是我为我们共同的“梦想”设计的。我希望它能成为一个真正“懂”用户的产品,一个有温度的科技产品。
但是,算法本身,是没有价值观的。
它的行为,完全取决于后台设置的“目标函数”。
我设定的原始目标函数,是“用户长期满意度”。
而现在,叶倾仙和林枫,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和漂亮的财报数据,显然已经把目标函数,修改成了“短期商业价值最大化”。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天启”算法会开始无所不用其极地去挖掘用户的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