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男人长叹一声,把碗渣子一股脑儿装回匣子里,整个人蔫得像霜打的茄子。送走了人,屋里静悄悄的。林远掏出那卷纸,一遍遍地看。字迹模糊得厉害,好些地方都认不出,只能勉强拼出几个关键的地名。最扎眼的还是那几个字"云昭三十七年"。他心里越来越乱。昨晚那老头,今早这瓷碗,怎么偏偏都指向同一个年头?那几年到底出了什么事儿?正想得入神,窗外传来摩托车的突突声。林远下意识往外瞅了一眼,巷口停着辆黑摩托,两个戴头盔的人正抬头往这边看。林远心里一紧,赶紧把纸条塞进床垫底下,深吸了几口气。那摩托车很快轰隆隆走远了,但那股子压迫感却像阴云一样散不去。他忽然明白过来——自己怕是被人给盯上了。而手里这卷破纸,不光是什么古玩线索,更像是一把钥匙。只是它会打开什么门,现在还说不准。但肚子里有种感觉告诉他,这条路要是走下去,就再没回头的机会了。

第三章 线索的交汇

这两天林远心里跟猫抓似的,坐不住。那口青铜鼎里掉出来的破纸条,写着"云昭三十七年、西陂、血祭"几个字;瓷碗夹层里又藏着账册,明明白白记着"玉佩一对、古画两轴、青铜鼎一口"。两件事挨得这么近,哪能是巧合?他翻来覆去想了一宿,天一亮就拿着账册直奔南集巷找老周去了。老周是这一带的老行家,嘴碎得很,爱吹牛皮,可对怀川城的古玩旧事门儿清。林远把账册往桌上一摊:"周叔,您瞧瞧这笔迹,还有这些东西的名堂,眼熟不?"老周眯着眼看了半天,啧啧嘴:"字写得跟鬼画符似的,不过瞧着像三十多年前的写法。"他压低了声音,"那阵子西陂镇闹过事儿,你小子可别瞎打听。"林远心里一沉:"什么事儿?"老周左右看了看,凑过来悄声说:"传说有批国宝在转运途中丢了,后来零零星星有人见过点碎片儿,可再没人敢往深里追。鼎啊、画啊、玉器啊,名字都对得上号。"他伸手点点账册,"这玩意儿能落你手里,说明还有人在找呢。"林远听得后脊梁发凉。老周拍拍桌子:"你当心着点,别到处乱嚷嚷,市场里眼线多着呢。"这么一说,林远更确定了,那鼎和瓷碗绝对是一条线上的东西。可他还缺个关键环节,这些宝贝到底流到哪儿去了?回到租的破房子,他把纸条和账册摆在桌上,来来回回地对比。字迹虽然潦草,但有几个字的写法特别,一横总爱带个小钩,一竖总是压得特别重。林远忽然想起来,昨晚在仓房里,那老头说话时也随手写过几个草字,笔法好像有点像。他心里咯噔一下那老头八成知道全部内情!可等他再去那间仓房时,里头空荡荡的,老头早没影了。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