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多吉捡起地上的加密芯片,塞进卓玛口袋:“这是他们与东南亚分公司勾结的铁证,交给联盟资产追溯组。”张教授操作便携扫描仪,屏幕数据触目惊心。

“这些液体含‘生态降解酶’,是欧睿旗下生物公司研发的违禁品,专门破坏土壤微生物链。”张教授的声音发沉,“参考2029年北极油田案,这种行为最高可判公司‘法人死刑’。”

“岩画是山神的眼睛,河源是神灵的血脉。”多吉抚摸着嵌有AI传感器的崖壁,指尖划过细微的腐蚀痕迹,“藏羚羊刚从可可西里回迁,藏野驴的幼崽才出生两周,他们这是在断我们的根。”

卓玛攥紧终端,三年前“黑潮事件”的画面涌上心头:欧睿东南亚分公司向湄公河偷排工业废料,导致下游百万亩稻田绝收,事后母公司通过离岸公司转移百亿资产,仅被罚了笔“皮毛款”。

考古队的移动实验室很快搭建起来,钛合金支架撑起防辐射穹顶,全息投影将岩画与多吉家的古籍数字版精准重叠。这本藏文古籍经AI破译,不仅载“河源祭”流程,还标着能预测流域变化的水文古密码。

“他们根本不是为了稀土矿。”张教授调出欧睿的股权结构图,红色线条将母公司与十八家离岸公司、三十家合资企业连成交织的网络,“分公司实地破坏,离岸公司洗钱,合资企业供技术——这是欧睿的‘经济型战争部队’。”

卓玛主动加入数据整理组。白天用毫米级激光扫描仪记录岩画细节,发现多处已被酶液腐蚀出0.1毫米的细痕;晚上辅助AI破译欧睿通讯,竟发现其计划盗取水文密码后,用人工地震改变河源流向。

“祖辈早就说过‘河源动,天下忧’。”卓玛看着古籍里“春不伐木,夏不捕鱼”的古规,与《全球生态安全法典》的条款逐一对应,“他们的‘战争’,比真枪实弹更狠,想断下游数十亿人的水脉。”

3 守护反击

多吉召集了村里的老管护员,激活了传承三代的“河源守望网”——这张由村民与智能设备组成的监测网络,曾在2027年揪出欧睿的前期勘探队。“以前靠骑马巡河,现在靠无人机,但护家的心没变。”多吉给大家分发新的神经传感器。

半个月后的暴雨夜,凌晨两点,卓玛的终端突然发出刺耳警报。AI预警显示:欧睿的水下机器人正在河源上游炸山,试图制造滑坡掩埋岩画,销毁证据。

父女俩的悬浮摩托在雨幕中疾驰,赶到时崖壁已塌下一大块,张教授正指挥纳米机器人抢救岩画碎片,机器人的蓝光在雨幕中格外刺眼,每片碎片都被贴上微型定位标签。

“用‘天地协同’方案!”多吉吼道。村里的青壮年骑着悬浮摩托赶来,牦牛群拖着传统的牛皮绳结网,配合机械臂清运碎石;卓玛则联系联盟总部,调来生态修复无人机。

修复无人机一边用特制生物保护膜覆盖未受损岩画,一边喷洒纳米修复剂,这种试剂能在潮湿环境下快速固化,形成透气的保护壳。大家披着防雨的石墨烯斗篷,奋战了整整两天两夜。

雨停时,卓玛在崖壁缝隙处发现艾伦的副手,他正躲在暗处用加密终端向境外发送岩画数据。她立刻启动终端的电磁干扰功能,扑上去夺过终端——屏幕上,欧睿母公司的指令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