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 师徒重逢

喧嚣落定,宝蕴轩内恢复静谧。陈律师递上一杯温水:“沈小姐,辛苦了。秦老先生在后间等候,他一直想亲口向您致歉。”

沈知意接过水杯,暖意透过杯壁传入指尖。她随陈律师步入内室,见到轮椅上的秦老爷子。老人鬓发更白,皱纹深壑,但眼神依旧慈祥清澈。见到爱徒,老人激动地欲起身,被沈知意轻轻按住。

“师父,您别动,小心身体。”她蹲跪在轮椅旁,声音微哽。

秦老爷子紧紧握住她的手,老泪纵横:“知意,师父对不住你……当年若我倒下得不是那么快,你何至于受这天大的委屈!是我老眼昏花,错信了那两个狼心狗肺的东西……”

“师父,都过去了。”沈知意拭去眼角的湿意,“清白得还,宝蕴轩得保,弟子所受的苦,便都值得。您的身体恢复得如何?”

“好多了,只是站立还须借助轮椅。”秦老爷子欣慰道,“陈律师已追回被他们转移的资产,那批明清玉器也完璧归赵,就在后库。宝蕴轩,这首席之位,永远为你虚席以待。”

沈知意轻轻摇头:“师父,我刚刚重获自由,声誉尚待重建。此时若贸然重掌首席,恐惹非议。请您允许我从普通鉴定师做起,待以时日,凭本事赢得业界认可,再谈其他。”

秦老爷子颔首,目光充满赞许:“好,依你。你向来思虑周全,宝蕴轩交给你,我放心。”

翌日,沈知意重返宝蕴轩的消息如风般传遍古玩圈。昔日质疑诋毁者,纷纷改颜相看。然亦有顽固之辈,仍持偏见,窃议她牢狱生涯恐习得更多作伪手段,重归乃另有所图。

面对流言,沈知意未置一词,只默默耕耘。每日拂晓,她第一个到店,悉心整理藏品,撰写详实鉴定报告;午后耐心接待宾客,以渊博学识与精准眼力,逐步赢回信任。

一日,一位王姓老先生携一尊“大清乾隆年制”款青花瓷瓶前来求鉴。瓶身瑰丽,釉色饱满,店内众鉴定师皆断为真品,估值不菲。唯沈知意凝神细察后,恭敬言道:“王老,恕我直言,此瓶乃高仿。您看此处釉光过于浮亮,失却真品内蕴之温润;纹饰笔触虽工却显板滞,缺乏古物神韵;最关键者,底款‘乾’字右部误作‘气’,乃近代仿品常见谬误,真品应为‘乞’部。”

王老先生面色骤变:“这……这是我花五十万从老友处购得,说是祖传之宝,怎会有假?”

沈知意取出一本权威图录,翻至乾隆青花页详加对比:“您请看真品款识字体结构。若仍有疑虑,我可即刻联系国家文物鉴定中心的李教授,为您复鉴。”

王老先生对照良久,终长叹一声:“唉!果真是打了眼!沈小姐,多谢你直言,免我继续蒙受损失。”

此事一经传开,沈知声音誉鹊起。慕名而来者络绎不绝,宝蕴轩生意日益兴隆,渐复旧观,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