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接他的电话,只是发了条简短的消息告诉他我来不了了。也许,他并不需要知道我看到的一切,或者,我根本没有资格去知道他的生活。那一刻,我告诉自己,一切都该结束了。我们曾有过的美好,无论是那个小城的快餐店,还是我们共同做过的习题,似乎都随着这个误会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然而,江澄没有放弃联系我。第二天,他发来了信息:“你去哪儿了?”
我心里纠结,嘴巴却不愿承认自己心里的情感。我把手机放在一边,深深地叹了口气。最终,我没有回他的消息,而是把所有的情感压进心底。
接下来的日子,我变得更加沉默,越来越不愿意与他联系。每次看到他发来的信息,我都会故意拖延时间,慢慢回复,甚至选择忽视。有时他会问我:“你最近怎么样?有空一起吃个饭吗?”我都装作没看到,心里却知道,这样的疏远只会让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远。
父母的电话再次响起,告诉我京市的大学已为我安排好了一切,甚至可以去新加坡读书深造。我意识到,或许是时候离开这一切,去一个没有江澄的地方,重新开始。
我给江澄发了一条信息:我去新加坡了,大概不会回来了。
在新加坡的生活过得飞快。刚开始,我觉得很陌生,也很孤单,每次看到街角的小店,甚至是咖啡馆里那种微微的生活气息,都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A市。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适应了这座繁忙的都市。学校的课程很紧张,学术氛围也特别浓厚。作为一个年轻的管理学子,我逐渐开始接触到各类商业实习和管理项目,也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人脉和经验。
与江澄的联系早已中断,尽管偶尔我会想起他,特别是在那些沉闷的夜晚,和他一起的时光似乎在脑海里反复播放。可是我知道,我已经没有办法再回到那个时候了。生活没有停下来,过去的自己也渐渐成为了一部分遥远的记忆。
六年后,我从新加坡回到京市,带着新的身份,新的生活。
那些年,我不仅仅是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还学会了如何在这个世界上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我已经不再是那个年少无知的女孩,而是一个有着丰富社交履历和管理经验的年轻精英。我掌握了父母集团旗下一个分公司的独立经营权,回京市是因为有个和京大合作的项目需要和他们见面,顺便参加京大的百年校庆活动。
走在京大的校园里,我不禁又想起了他曾经跟我说的,哪些事物,虽然第一次来,确有一种熟悉的感觉,这里的一草一木似乎都充满了记忆。在人群中,我看到一则告示,关于高校电竞比赛的活动。鬼使神差的,我走了进去,试图寻找那份久违的熟悉感。
比赛现场挤满了学生,声音高亢,助威呐喊声此起彼伏。我站在人群中,突然间,那个曾经在我的世界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人,出现在了我的视野中。
“让我恭喜XY战队获得本次高校联赛冠军!”主持人激动地宣布。
随着他的声音,整个场地爆发出震天的欢呼。我看到一群年轻的选手走上领奖台,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青春与活力。当他们逐一接受采访时,我看到最后走上台的江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