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果…起初好像还行,那些大臣们看他“从善如流”,居然还露出了欣慰的表情?
但时间一长,问题就来了;
有些棘手的事情,大臣们意见不一,吵得不可开交,就等着刘禅“乾纲独断”;
刘禅把皮球踢回去,说“你们再议议”,结果底下吵得更凶了,差点在金銮殿上上演全武行;
刘禅欲哭无泪:当皇帝好难,当个不管事的皇帝更难!
就在刘禅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合理合法地摸鱼时,一个更大的麻烦找上门了;
(8)
这日大朝会,兵部尚书李靖,一个看起来就不好惹的老将军,出班奏报,神情凝重:
“陛下!北方突厥颉利可汗,闻听我国内有变,竟亲率二十万铁骑,南下寇边”
“现已突破泾州,兵锋直指武功,距长安不过百里之遥!京师震动,情势万分危急!”
朝堂之上,瞬间哗然;
文武百官个个面色大变,交头接耳,恐慌的情绪如同瘟疫般蔓延;
刘禅虽然对“突厥”具体是啥不太清楚,但“二十万铁骑”、“兵临城下”这些词他还是懂的!
我的妈呀!
又要打仗了?!
还是打到首都来了?!
刘禅吓得差点从龙椅上滑下去;
在蜀汉的时候,打仗有相父和姜维他们顶着,自己最多就是在后方象征性地鼓舞一下士气;
现在可好,敌人直接堵家门口了!
“众…众卿家”,刘禅声音发颤,“有何良策啊?能不能派个使者去谈谈?他们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只要别打进来就行”
刘禅这话一出,满朝文武都用一种极其古怪的眼神看着刘禅;
尤其是那些武将,如尉迟恭、程知节等人,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甚至还有一丝鄙夷?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臣(后来知道是萧瑀)颤巍巍地出列:
“陛下!突厥狼子野心,贪得无厌,昔日便屡屡背盟”
“若行姑息之策,只怕是抱薪救火,后患无穷啊!”
“当务之急,是整军备战,誓死守卫长安!”
“守卫长安?怎么守?”,刘禅更慌了,“咱…们打得过吗?要不…咱们迁都吧?找个安全点的地方…比如成都?”
“陛下!”,这次连房玄龄、杜如晦这些平时看起来挺温和的文臣都忍不住了,齐声劝阻,“长安乃国之根本,岂可轻言放弃!且迁都之事,动摇国本,万万不可!”
“那…那怎么办嘛!”,刘禅快急哭了,“打又打不过,和又不让和,跑又不让跑,难道坐在这里等死吗?”
(9)
这时,又是那个黑塔般的尉迟恭站了出来,声如洪钟:
“陛下!突厥虽众,然远来疲惫,我军据守坚城,以逸待劳,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末将愿率死士出城迎敌,挫其锐气!”
程知节也嚷嚷道:“就是!怕他个鸟!陛下,您就下旨吧!咱们跟那帮突厥崽子拼了!”
看着群情激奋的武将,刘禅头皮发麻;
打仗会死人的!
就在朝堂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李靖再次开口,语气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陛下,敌军兵临城下,京师人心惶惶”
“当此存亡之际,唯有陛下御驾亲征,亲临前线,方能极大鼓舞我军士气,稳定民心,方可与突厥一决雌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