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锐和孙宇呢?”我问。
“李锐去图书馆卷了,孙宇……跟他对象去市区潇洒了吧,这破天气……”王浩嘟囔着。
我心里一沉。图书馆地势稍高,但洪水一来也是孤岛,李锐上辈子生死未卜。市区?那是炼狱的中心。但我无能为力,自救已是极限。
“别管他们,快穿衣服!”我几乎是命令道。
半小时后,我和王浩顶着能砸疼皮肤的雨点,冲进了学校最大的教育超市。里面人不少,大多在抢购泡面、面包和矿泉水,气氛紧张但有序,收银台还在排队。
我的目标极其明确。推着最大的购物车,直奔高热量、耐储存的区域:压缩饼干、军用罐头、巧克力棒、真空肉肠、大袋米面。然后是饮用水,瓶装、桶装,有多少拿多少。药品区:感冒消炎、腹泻止痛、纱布绷带碘伏,像扫荡一样往车里扔。
王浩看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我靠!默哥,你疯啦?买这么多,咱们宿舍成仓库了?”
“少废话!再去推个车,重点拿盐、糖、维生素片!”我没工夫跟他解释末世经济学,生存才是硬道理。
王浩被我眼神里的狠劲镇住,下意识照办了。
结账时,收银员看着我们小山似的商品也傻眼了。我面无表情地刷光了卡里的钱,又掏空了大部分现金。
两个人来回好几趟,才把物资运回四楼宿舍,浑身湿透,累得像狗。沿途碰到几个同学,投来诧异或嘲讽的目光,大概觉得我们俩是神经病。
我置若罔闻。把物资分类,用防水袋装好,塞进床底和衣柜顶。但这远远不够。
接下来的两天,我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以家里寄钱为借口,向几个关系还行的同学借了一笔(我知道这债不用还了),甚至咬牙卖掉了陪了我三年的游戏本和Switch。换来的钱,继续化整为零,穿梭于学校周边不同的超市、五金店、劳保店。
食物、水是基础。工兵铲、多功能刀、登山绳、净水器、对讲机,这些是关键。而几大卷加厚防水塑料布和强力密封胶,则是保住据点的希望。
我的反常举动终于引来了关注。隔壁宿舍的班长赵鹏,那个前世杀我的凶手,假惺惺地过来敲门:“林默,听说你到处借钱囤东西?遇到难处了?跟哥们说说?”
看着他那张虚伪的脸,我胃里一阵翻腾,强忍着一拳砸过去的冲动,冷淡地回了一句:“未雨绸缪,不劳费心。”
赵鹏碰了一鼻子灰,眼神里带着讥诮走了,估计在心里骂我傻逼。
我没空理会。另一个更重要的计划在同步进行:加固宿舍。我们宿舍在四楼角落,上方是水箱间,结构相对结实。我趁王浩不注意,用工具给窗户内侧加了木条支撑,门缝用胶带和软胶密封得严严实实。
最冒险的一步,是在深夜进行的。我挪开自己床下的杂物,凭借前世模糊的记忆和这几天拼命搜刮到的老旧建筑图纸(赶在断网前),小心翼翼地撬动着几块看似普通的地板砖。
图纸显示,这栋老楼下面可能有个被遗忘的防空洞或大型管道检修口。这是我最大的赌注。我不敢弄出太大动静,只能一点点清理水泥碎屑,寻找可能的缝隙或暗扣。
同时,我利用网络时断时续的间隙,疯狂下载一切有用的电子资料:城市离线地图、地下管网详图、求生手册、医疗指南……存入手机、旧平板、U盘,用防水袋层层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