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云舒继续试吃新品,这一次拿的是“气血双补八珍糕”。
没有蜂蜜小蛋糕和红枣梅花糕的松软,软硬度适中。初入口不觉多好吃,越嚼越香,还有丝丝甜味。
“殿下......”
大齐朝没有广告法,齐锦初很是理直气壮地给八珍糕加上了“气血双补。”
“八珍糕选用了莲子、芡实、茯苓、山药、桂圆、红枣、陈皮,山楂等八味,也是药食同源的原料,长期食用,可扶养脾胃,改善气血两虚之证。”
云舒指着八珍糕上面的字问道:
“殿下,这个字是如何刻上去的。”
齐锦初嘻嘻一笑:
“这个简单啊,找个木匠刻模子就行了。”
“......”
果然很简单,只是之前都没有人想到!
云舒最后端起“五红养颜补血小圆子”,舀起一颗小圆子,咬了一口,原来是糯米做的小汤圆,包着黑芝麻馅。
“红豆、红枣、花生、红糯米、枸杞,这五种红色食材,长期食用可补气血,尤为适合女子食用。”
昭阳公主强调了三次“长期食用”,云舒了然,拱手道:
“殿下放心,属下这就去安排。”
齐锦初满意地点点头,有个得力下属就是省事!
这三款新品,想必能够让“蜜初坊”的生意再好上几分,第二家铺子做什么,也可以好好想想了......
“蜜初坊”的新品都是养生好物,齐锦初也没忘了孝敬永和帝和皇后。
吃甜食还能养颜美容,几款新品大受沈清漪夸奖,齐锦初带着心情颇好地带着食盒去投喂永和帝。
没想到,到了御书房,就感觉到气氛异常凝重。
御书房内,永和帝眉头紧锁,脸色阴沉地坐在龙椅上。
下方,坐着丞相谢珩、户部尚书、工部尚书等几位重臣,个个面色沉重得想要办丧事。
“儿臣参见父皇。”
齐锦初规规矩矩行礼。
“初儿来了。”
永和帝捏了捏眉心,疲惫地抬抬手,示意她免礼。
“参见公主殿下。”
群臣起身见礼。
“诸位大人免礼。”
这么多大臣在,齐锦初自然不能给永和帝丢脸,端庄大气地拿出了长公主的气度。
人的习惯很可怕。
这段时间,永和帝已经习惯了齐锦初几乎日日来御书房送这些什么“养生汤”“下午茶”,这会在一众朝廷重臣面前,齐锦初把食盒放在一边,往御案上面摆下午茶,永和帝居然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几位尚书着实吃了一惊,但他们身居高位都是人精,谁也没有多嘴,默默地视而不见。
谢珩狭长的凤眸眯了眯,眼角余光看着昭阳公主端出来的碗碟。
都是没见过的,有点桂花香......
谢珩的思绪飘了一下,不知道是不是甜点?
永和帝沉重的声音及时拉回了谢珩的心思:
“诸位爱卿,江南八百里加急急报,连日暴雨,青江、白水河多处堤坝告急,已有两处溃决!洪水肆虐,淹没良田村庄无数,灾民流离失所。”
“江南知府管平上奏,若再有决堤,恐怕......恐怕富庶的江南三府都将沦为泽国。”
江南水患?!
原本打算放下下午茶就走的齐锦初心头一凛,居然忘记了原著里这一个重要节点!
但是,这次水患不是该在一个半月后的吗,怎么时间线提前了?
书中记载,这次江南水患损失惨重,朝廷赈灾不力,导致民怨沸腾,流民四起,甚至成了后来藩王作乱的一个导火索!
更重要的是,永和帝因为此事忧心如焚,连续数月不眠不休,处理灾情,身体彻底垮掉,埋下了早亡的祸根!
不行!绝对不能让历史重演!!
齐锦初悄悄站到一边,听听这些大臣这么说。
“陛下,”
水利归工部管,工部尚书周文集一脸愁苦:
“当务之急是堵住决口,加固险堤!可......可急报所言,这水势太急,溃口太大,投入多少人力物料也是如同石沉大海啊!且,就算堵住此处,暴雨不止,上游水势不减,各处堤坝依旧岌岌可危,防不胜防啊!”
赈灾需要银子,修堤坝安置灾民都需要银子。户部尚书崔博研心疼钱粮,提出了泄洪之策:
“堵不如疏!老臣以为,当尽快组织下游泄洪,牺牲部分洼地,保全大局!”
“万万不可!”另一位大臣立刻反对:“下游区亦有数万百姓,岂能轻言牺牲?此乃下下之策!”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看着江南全境被淹吗?”
“......”
“好了!都给朕住口!”
永和帝被吵得头疼欲裂,猛地一拍御案:
“吵吵吵!除了吵,你们还能拿出点切实可行的法子吗?!谢卿素来足智多谋,可有良策?”
顿时,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一直沉默不语的谢珩身上。
谢珩微微蹙眉,他虽智计百出,但治水一道,非其所长,只能拱手道: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需派遣钦差大臣,亲赴险地,实地勘察水情,再定堵或疏。同时,开仓放粮,安抚灾民,以防民变。”
这回答在齐锦初看来,就是正确的废话!
永和帝眼中闪过一丝失望,疲惫地揉着额角,问道:
“诸位爱卿,可有钦差人选?”
这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没人想接,老狐狸们开始打太极。
一直默默旁听的齐锦初,拼命在脑子里回想,现在抗洪救灾的各种资讯。
眼看便宜父皇愁得头发都要白了,大臣们还在扯皮,齐锦初也顾不得藏拙了。
为了父皇的身体,为了她的咸鱼大业,为了江南那千千万万无辜的百姓,她豁出去了!
“父皇!”
少女娇脆的嗓音打破了御书房里的争吵,她上前一步,一副天真好奇的模样:
“儿臣方才听各位大人争论,像是在说堵也堵不住,泄又怕淹了太多人?”
众人目光诧异地看向她,谢珩眉微挑。
昭阳公主?一个小姑娘凑什么热闹,她懂什么治水?
永和帝也看向女儿,眼中带着一丝疲惫的疑惑:
“初儿,你有何想法?”
“儿臣不懂什么大道理。”
齐锦初眨巴着大眼睛,努力扮演一个“突发奇想”的天真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