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好景不长,结婚不到五年,丈夫在工厂事故中去世,连个孩子都没留下。许咏梅再次成了孤身一人,仿佛被命运诅咒,所有靠近她的温暖都会被夺走。
接连的打击让她变得沉默寡言,但并没有磨灭她内心的良善。她辗转做过许多零工,最后经人介绍,到了离婚后的林建国家做保姆。
林建国是厂长,工资给得还算大方,工作也不算特别繁重,对当时的许咏梅来说,已是一份难得的稳定工作。
许咏梅做事细致,为人本分,将林建国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林建国离婚后,身边缺少女人照顾,久而久之,便对沉静秀气的许咏梅起了心思。他开始以各种借口接近她,说些暧昧不清的话,有时甚至会借着酒意动手动脚。
许咏梅对此感到无比困扰和厌恶。她深知自己的身份尴尬,不敢明确激烈地反抗,怕失去工作,流离失所。她只能小心翼翼地躲避,用冷漠和沉默来应对。
林建国却将她的隐忍视为半推半就,纠缠得越发紧了些。这些事,原主赵晓燕隐约察觉到一些,但自身难保,也无暇他顾。林子华则完全是个“睁眼瞎”,或者根本不愿理会父亲这些不上台面的事。
在原主嫁入林家的一年里,许咏梅是那个家里极少数的、对她释放过善意的人。她会默默地把赵晓燕喜欢吃的菜挪到她面前;会在阮红梅来大吵大闹后,偷偷给被气得吃不下饭的赵晓燕塞个热乎乎的馒头;会在只有她们两人时,轻声劝一句:“晓燕,别往心里去,气坏了身子是自己的。”
这些微小的善意,在原来那个赵晓燕压抑痛苦的婚姻生活中,如同黑暗中微弱的星光,虽然无法照亮前路,却给了她一丝暖意。
穿越而来的赵晓燕在接收记忆时,对这些片段印象格外深刻。她本身就对弱者有同情心,加上许咏梅曾对“自己”好过,这更坚定了她要拉许咏梅一把的决心。
赵晓燕脚步顿了顿,想起记忆里许咏梅偷偷给原主塞过几次吃的,小声劝过她“想开点”。这是个苦命人。
“许阿姨,”赵晓燕走过去,低声道,“林家是非多,您要是想离开,或许……我可以帮您想想办法。”
许咏梅惊讶地抬起头,看着赵晓燕,眼神复杂,最终只是轻轻摇了摇头,没说话。
赵晓燕也没再多言,点了点头,拎着自己的小包,挺直脊背走了出去。帮许咏梅,得从长计议,眼下,她得先把自己的窝安顿好。
回到军队家属院的单身宿舍,赵晓燕才算真正松了口气。原主的工作清闲,待遇不错,养活自己绰绰有余。
她跟写信跟父母说明原委后很快提交了离婚申请。赵国华和张丽琴发现女儿在婚姻中受尽委屈,甚至差点送命时,无比后悔和自责。便毫不犹豫地动用一切资源支持女儿脱离苦海。给林子华和林建国都施加了压力。林家理亏,林子华又是个立不起来的,离婚比想象中顺利。
4、开始躺平
摆脱了婚姻枷锁,赵晓燕立刻进入了快乐的咸鱼模式。上班完成基本任务,绝不多干一分;下班就窝在宿舍看书、听广播,或者琢磨点好吃的。这个年代虽然物质不丰富,但对她这种低欲望宅女来说,也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