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躺平”成了她内心深处最强烈、最奢侈的梦想。她不想升职加薪,不想当人上人,她只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能够呼吸,能够发呆。

她梦想的生活是:一份稳定、清闲、能糊口的工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没有催婚催生,没有攀比压力,可以理直气壮地“虚度光阴”。

然而,这个梦想在快节奏、高强度的现代都市里,显得如此遥不可及。

穿越的那天晚上,她刚刚经历了一个连续加班三十六小时的“超级项目”,终于搞定一切,头晕眼花地走出办公楼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因为过度疲劳,精神恍惚,下台阶时一脚踩空……

再醒来,就成了这个八十年代末的赵晓燕。

2、穿越后的“惊喜”与“决断”

刚接收完原主记忆时,赵晓燕是有点懵的。 时代倒退了几十年,物质条件肯定不如现代。 但是! 她迅速抓住了几个关键点。

她的工作是军队文职!这可是铁饭碗中的铁饭碗!工作稳定,相对于她前世的互联网大厂压力不知道小了多少,福利有保障。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做的“躺平”温床!

再加点原主娘家实力不俗!父亲赵国华在部队是个不大不小的军官,母亲张丽琴是文工团团长,她还是家中独女。这意味着她有靠山,有退路,不用像浮萍一样无依无靠,妥妥的躺平预备役。

呃,就这个婚姻目前是坑。但好在刚结婚一年,没孩子,脱身相对容易。

其实赵国华和张丽琴并非盲目将女儿推入火坑。恰恰相反,他们是经过深思熟虑,认为这门亲事对女儿赵晓燕来说是“良配”。

在他们眼中,女儿性格内向、温顺,甚至有些懦弱,不善言辞,更不懂与人争执。在父母看来,这样的女儿若嫁个性格强势、精明厉害的丈夫,很容易被欺负、拿捏,受了委屈都未必敢说。

而林子华性格软懦,看似是个缺点,但在赵国华和张丽琴眼里,反而成了“优点”。他们认为:“女婿性子软,以后家里就是晓燕做主,至少不会受气。” 他们幻想的是女儿能拿捏住女婿,过上安稳小日子。

再加上林建国是效益不错的红星纺织厂厂长,实权派,家境殷实。林子华本人是厂里的经理,年轻有为,前途可期。这桩婚事,在当时看来是典型的“门当户对”,他们希望女儿能过上物质优渥的生活。

且林家就在本地,女儿嫁过去离娘家不远,方便照应。万一女儿真受了什么委屈,他们也能及时出面。这比女儿远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要让人放心得多。

而原主赵晓燕自身性格软弱,对婚姻没有太多主见。她看到林子华长相英俊,职业体面,又是厂长公子,在周围人一片“般配”的称赞声中,也就懵懵懂懂地同意了。

既然女儿不反对,对方条件又合适,父母自然乐见其成。这就是是典型的 “好心办坏事” 。他们的一切考量,出发点都是希望为性格内向软弱的女儿找一个 “安全”、“可控”的归宿。他们错判了林子华“懦弱”性质的危害性,高估了女儿“拿捏”丈夫的可能性,也被林家表面的风光所迷惑。

分析完这些,赵晓燕几乎要喜极而泣。这哪里是穿越?这分明是上天听到了她“躺平”的祈祷,给她安排的一次“定向降维”再就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