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皇后在一旁,看看皇帝,又看看我,脸上的表情从震惊变成了若有所思。

她头顶飘过一行弹幕:

【陛下似乎对知意很不一般。】

“沈才人,”周允澈的语气缓和了许多,甚至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依你之见,若你是主事官员,当如何应对这等冗长奏章?”

我头皮发麻。这题超纲了啊陛下!我就是个后宫吃瓜群众,哪里懂什么水利工程朝政大事!

但皇帝盯着,我不能不说。

我硬着头皮,努力回想刚才他弹幕里提到的“劳民伤财”和“敷衍了事”,结合我有限的认知,结结巴巴地说:

“臣妾……臣妾以为,或许可以先抛开那些虚言,只问几个关键。比如,这工程究竟要花多少钱?钱从何处来?能惠及多少百姓?是否有更节省有效的方案?让各位大人就事论事,只说解决办法,不说空话……”

我说得磕磕绊绊,毫无条理,心里已经做好了被鄙视的准备。

谁知周允澈听完,眼睛却越来越亮。

他猛地一拍桌子(吓得我一哆嗦):“好!好一个就事论事,只说解决办法!”

他来回踱了几步,脸上竟露出了几天来的第一个笑容,虽然很浅,但真实。

【妙啊!直指核心!】

【朕怎么就没想到,让他们把方案和预算分开说清楚!】

【这沈知意,简直是朕的福星!】

福星?我有点晕。

这转折也太快了吧?刚才还差点掉脑袋,现在就成福星了?

周允澈停下脚步,看着我,眼神柔和了许多:“沈才人今日一席话,令朕茅塞顿开。赏!”

我赶紧跪下:“臣妾胡言乱语,不敢受赏。”

“朕说赏就得赏。”周允澈语气不容置疑,“苏盛,记下,赏沈才人江南进贡的云锦两匹,紫毫笔一套,还有朕库房里那套《山河志异》也一并送去。”

“奴才遵旨。”苏公公连忙应下。

《山河志异》?那是什么?

听起来像是地理杂谈?皇帝赏我这个干嘛?

皇后笑着恭喜我:“妹妹快谢恩吧。陛下可是很少赏人书籍呢。”

我连忙谢恩:“臣妾谢陛下赏赐。”

周允澈点点头,心情明显好了很多。

他又和皇后说了几句话,便起身离开了。

临走前,他深深看了我一眼,头顶飘过最后一条弹幕:

【沈知意……朕越来越感兴趣了。明天,朕要去看看她。】

我的心猛地一跳。

皇帝离开后,皇后拉着我的手,意味深长地说:“知意,陛下似乎很看重你。这是你的福气,也是你的考验。往后更要谨言慎行,明白吗?”

我明白皇后的意思。皇帝突如其来的“看重”,会把我推到风口浪尖。

“臣妾明白,谢娘娘提醒。”

回到锦华宫,我看着皇帝赏赐的东西,尤其是那套厚厚的《山河志异》,心情复杂。

我好像无意间打开了一个奇怪的开关?

那个内心戏精分的皇帝,似乎把我当成了能理解他烦恼的“知音”?

这误会可大了!

我只是个靠弹幕作弊的吃瓜群众啊!

第二天,我忐忑不安。

皇帝说了今天要来看我,他会来吗?来了又会说什么?

果然,下午时分,周允澈来了。没有大张旗鼓,只带了苏培盛和两个小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