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BD大厦的玻璃幕墙外,鹏城的夜色早已浓稠如墨。白日里喧嚣的街道安静下来,只剩下零星的车灯在湿漉漉的路面上拖曳出流动的光痕。远处的写字楼依然亮着不少窗口,像漂浮在黑暗海面上的星点灯火。技术部偌大的开放式办公区,此刻陷入一片死寂。日光灯管早已熄灭,只有几盏嵌入天花板的蓝色应急指示灯散发着幽微的光芒,勉强勾勒出桌椅隔板的轮廓,将整个空间浸泡在一种深海般的静谧与冰冷之中。

在这片幽蓝的黑暗里,只有一个角落是例外。

肖静安的工位,靠窗的位置。窗外是无边无际的、被雨水洗刷过的城市夜色,窗内,则是唯一一团明亮而专注的光源。他的台灯调到最亮,冷白色的光束像舞台追光,精准地笼罩着桌面。桌面上,那堆“凤凰”项目的资料如同被解剖的尸体,摊开得更加彻底——打印的源代码稿纸层层叠叠,上面布满了用红、蓝、黑三色笔迹写下的密密麻麻的注释、箭头、问号和推导公式。几张巨大的白纸铺在旁边,上面是他用尺规绘制的、越来越清晰和复杂的系统架构图、模块交互时序图,以及核心算法的流程图。键盘上,他的十指正在以近乎无声的速度敲击着,屏幕上的代码编辑器里,光标飞速跳跃,一行行新的、结构严谨的代码不断生成、覆盖、修正着旧文档中混乱不堪的部分。屏幕的冷光映在他脸上,勾勒出他紧绷的下颌线和专注得近乎凝固的眼神。额前几缕碎发被汗水浸湿,黏在皮肤上,他也浑然不觉。

空气里弥漫着浓得化不开的咖啡因气息。桌角放着两个空了的蓝山咖啡包装袋,还有一个印着便利店Logo的塑料杯,里面残留着一点早已冷透的黑褐色液体。胃部传来一阵阵空落落的钝痛,被他强行忽略。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只剩下眼前一行行需要被驯服的代码,一个个亟待解决的逻辑死结。

“凤凰”项目的核心问题,在他持续数小时的深度剖析下,终于露出了狰狞的全貌。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旧系统升级,更是一个在需求不清晰、架构设计存在先天缺陷、开发过程又极度混乱失控下诞生的怪胎。王海丢给他的,是一个充斥着技术债务、逻辑黑洞和人为埋雷的烂摊子。他之前的判断完全正确:关键接口定义缺失、核心算法效率低下且存在边界条件崩溃风险、安全漏洞如同筛子、模块间耦合度高得令人发指……每一个问题都足以让项目在关键时刻崩盘。

然而,肖静安的眼神里,没有绝望,只有一种近乎偏执的专注和一种被激发到极致的冷静。困难越大,他骨子里那股来自底层、被无数次技术难题磨砺出的韧劲反而被彻底点燃。他像一台开足马力的精密仪器,高效地运转着。大脑高速处理着眼前的信息,手指在键盘和图纸间无缝切换。解决一个点,立刻推导出相关的下一个点。一个模块的逻辑被理顺,新的代码覆盖上去,立刻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快速验证。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周遭的一切——寂静、黑暗、胃痛、疲惫——都被隔绝在外。

“咔哒。”

一声极其轻微的、门锁开启的声音,在死寂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肖静安敲击键盘的手指猛地一顿,如同被按下了暂停键。他下意识地抬起头,目光带着被打断思路的瞬间茫然和一丝高度戒备的锐利,循声望去。

技术部入口处,那扇厚重的磨砂玻璃门被推开了一条缝隙。走廊里明亮的灯光像一道金色的利剑,斜斜地刺破了办公室的幽暗。一个纤细的身影站在门口的光影交界处,手里似乎端着什么东西。

是温雅柔。

她显然也没料到办公室里还有人,而且是亮着灯的。当她的目光穿过昏暗的空间,精准地捕捉到那唯一光源下肖静安的身影时,脚步明显顿住了,脸上闪过一丝清晰的讶异。

肖静安看清是她,紧绷的神经瞬间松懈下来,那点被打扰的不快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微妙的安心感。他放下手中的笔,身体微微后靠,暂时脱离了那种高度紧绷的状态。

温雅柔轻轻推开门,走了进来,高跟鞋踩在寂静的地毯上,发出几不可闻的闷响。她走到肖静安的工位旁,目光扫过他桌上如同战场般铺开的资料、图纸,以及屏幕上那密密麻麻、不断跳动着光标的代码窗口,最后落在他明显带着疲惫却异常明亮的眼睛上。

“肖生?你…仲未走?”她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丝刚发现他时的惊讶残留,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她今晚没有穿白天的职业套装,换了一件质地柔软的米白色羊绒开衫,里面是简单的丝质吊带裙,长发随意地披散在肩头,卸去了职场的干练,多了几分居家的柔和。

“嗯,‘凤凰’嘅问题,需要尽快理清头绪。”肖静安简短地回答,声音因为长时间不说话而有些沙哑。他注意到温雅柔手里端着一个印着BD Logo的白色马克杯,杯口正袅袅地冒着热气,一股熟悉的、清冽中带着微甜的栀子花香混合着咖啡的醇厚气息,悄然弥漫开来,瞬间冲淡了空气中浓重的速溶咖啡粉味道。

温雅柔顺着他的目光,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杯子,唇角很自然地弯起一个柔和的弧度:“我落嚟冲杯咖啡,点知撞到你呢个夜猫子。”她将手中的马克杯轻轻放在肖静安桌角一个相对空着的位置,动作自然而然,“冲多咗,饮唔晒。你啱啱饮嗰D廉价嘢,伤胃又冇效果。”她的语气随意,仿佛只是处理掉一点多余的东西,丝毫没有施舍或刻意的痕迹。

那杯温热的咖啡就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袅袅的香气丝丝缕缕地钻入鼻腔。栀子花的清冽与咖啡的焦苦完美融合,形成一种奇特的、令人心神宁静的芬芳。肖静安看着那杯咖啡,又抬眼看了看温雅柔在幽暗光线下显得格外柔和的脸庞。窗外城市的灯光在她眼中映出细碎的光点。这一刻,在深夜空寂的办公室里,在这个充满敌意和压力的环境里,这杯突如其来的、带着她独特气息的咖啡,像一束温暖的微光,精准地投射在他冰冷而疲惫的心湖上,漾开一圈圈细微却清晰的涟漪。

他没有说谢谢。有些东西,言语显得苍白。他只是沉默地点了点头,目光重新落回屏幕上。

温雅柔也没有立刻离开。她安静地站在他工位旁边,保持着一点礼貌的距离,目光却带着不加掩饰的好奇,落在他铺在桌上的那张最大的系统架构图上。图纸上线条清晰,模块划分明确,关键路径和问题节点都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醒目的标记,逻辑关系一目了然。即使她并非技术出身,也能感受到这份图纸背后所蕴含的清晰思路和强大的梳理能力。

“呢个…系你画嘅?”她轻声问,指尖虚点着图纸。

“嗯。”肖静安应了一声,手指在键盘上敲了几下,调出一个模拟测试的界面,“之前嘅架构,问题太大。”他移动鼠标,在一个被红圈标记的模块上点了一下,屏幕上的模拟程序立刻开始运行,数据流在模块间传递,很快就在那个红圈节点处堆积、迟滞,最终弹出一个刺眼的错误提示。“睇到冇?数据堵塞,逻辑死循环。”

他又指向图纸上另一个被蓝色箭头标注的地方:“呢度,接口定义唔清,两边模块嘅预期输入输出完全对唔上,之前嘅代码完全系乱嚟,靠撞彩。”他的语气平淡,像是在陈述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没有任何炫耀或抱怨的成分,只有技术人面对问题本质时的冷静剖析。

温雅柔的目光随着他的解说在图纸和屏幕间移动。看着他精准地指出问题所在,看着他屏幕上流畅运行的模拟程序清晰地复现出故障,看着他平静无波地陈述着王海团队留下的巨大技术窟窿……她眼中的好奇渐渐被一种更深沉的、混合着惊叹和了然的光芒所取代。她终于明白,为什么陈副总和王海会把这个项目丢给他,也终于明白,眼前这个沉默寡言、被学历标签所定义的男人,体内蕴藏着怎样可怕的技术洞察力和解决能力。这绝非一个普通的“大专生”,这是一个在技术领域拥有绝对天赋和恐怖执行力的“清道夫”!

“咁…你有办法解决?”她忍不住追问,声音里带上了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期待。

肖静安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桌角那杯温热的咖啡,凑到唇边,浅浅地啜饮了一口。温热的液体裹挟着栀子花的清香和咖啡特有的醇厚微苦滑入喉咙,带来一阵奇异的暖流和瞬间的清醒。他放下杯子,目光重新聚焦在屏幕上那个刺眼的错误提示上,眼神锐利如刀。

“唔系冇办法。”他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确定性,手指在键盘上敲下几个指令,屏幕上的错误提示消失,一个新的、结构更优的算法模块被快速构建出来,“核心算法要重写,接口要重新定义,部分模块要解耦重构。工作量唔细,但路径系清楚嘅。”他一边说,一边快速地在键盘上敲击着,屏幕上的代码如同拥有生命般流畅地生成、排列、组合,一个新的、更健壮的逻辑结构正在他的指尖下迅速成型。

温雅柔屏息凝神地看着他操作。他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动作快得几乎带出残影,眼神专注得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那一方屏幕。那是一种将全部心神和智慧都倾注于一点的状态,充满了令人心悸的力量感。办公室的寂静被密集而清脆的键盘敲击声所取代,那声音在空旷的空间里回荡,像一曲节奏明确、充满斗志的战歌。

她静静地站在他身旁,没有再出声打扰。幽蓝的应急灯光和台灯冷白的光束交织,勾勒出他专注的侧脸轮廓。空气中,栀子花咖啡的香气与他身上淡淡的汗味、纸张油墨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属于奋斗与深夜的气息。她看着他如同精密机器般高效运转,看着屏幕上混乱的代码一点点被秩序和逻辑所取代,看着他额头渗出的细密汗珠……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在她心底悄然滋生。不再是单纯的欣赏或好奇,而是混杂着对这份执着与能力的震撼,以及一丝……她自己都未曾深究的、想要靠近和了解更多的冲动。

时间在键盘的敲击声中悄然流逝。温雅柔不知站了多久,直到感觉腿有些发酸。她轻轻活动了一下脚踝,目光最后深深地看了一眼那个沉浸在代码世界里的侧影,然后无声地转身,脚步轻得像猫,悄然离开了这片被孤独与专注点亮的角落。

磨砂玻璃门再次被轻轻带上,隔绝了走廊的光线,也隔绝了外界的一切。

肖静安敲下最后一个回车键,屏幕上快速滚动的编译信息最终定格在一个绿色的“Build Successful”提示上。他长长地、无声地呼出一口气,身体向后重重地靠进椅背,一股巨大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瞬间席卷了全身。高度集中后的精神松懈,让肌肉的酸痛和胃部的痉挛变得格外清晰。他闭上眼,用力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

办公室里只剩下台灯的光晕和他自己粗重的呼吸声。

就在这时,他眼角的余光瞥见桌角,温雅柔留下的那个白色马克杯旁边,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小小的、印着便利店Logo的透明塑料袋。袋子里面,安静地躺着一个金枪鱼三明治和一个独立包装的芝士火腿可颂。

没有纸条,没有留言。只有食物静静地放在那里,带着无声的暖意。

肖静安的目光在那个塑料袋上停留了几秒。窗外的城市依然在沉睡,办公室的寂静深不见底。胃部的空虚感一阵阵袭来。他伸出手,指尖触碰到塑料袋冰凉的表面,停顿了一下,最终还是拿起了那个金枪鱼三明治。撕开包装,食物的香气混合着残留的栀子花咖啡气息,弥漫在冰冷的空气里。

他沉默地咬了一口。面包的柔软,金枪鱼酱的咸鲜,顺着食道滑下,一点点抚慰着空荡灼热的胃。疲惫感依旧沉重,但心底深处,那片被冰冷代码和巨大压力占据的荒原上,似乎有什么东西,在悄然融化。

他重新睁开眼,目光再次投向屏幕上那个绿色的“Build Successful”。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架构理清,核心算法有了方向,但距离整个项目的完成,还有无数座山要翻越,无数个坑要填平。王海绝不会坐视他成功,陈副总的“死线”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然而,此刻,胃里有了温热的食物,鼻尖萦绕着淡淡的栀子花香,身体深处那根被强压下去的弦,似乎重新绷紧,却不再是无望的紧绷,而是蓄满了力量的、准备迎接下一轮冲锋的张力。

他三口两口将剩下的三明治吃完,包装纸团成一团丢进桌下的垃圾桶。然后,他坐直身体,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发出轻微的“咔吧”声。目光重新变得锐利而专注,手指放回键盘上。

屏幕上,一个新的代码文件被打开,标题是:“Phoenix_Project_Core_Module_Rewrite_v1.0”。

幽蓝的寂静里,清脆而密集的键盘敲击声,再次如同战鼓般响起,不知疲倦,坚定地指向黎明。窗外的鹏城,夜色依然深重,但东方遥远的天际线,似乎已隐隐透出一丝极淡、极淡的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