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闲聊,大亮得知老汉姓孙,是个老车夫,这辈子跑遍了江南各地。这次也是受熟人所托,才接了这趟差事,心里其实也有些不踏实。
“孙伯,”傍晚时分,骡车在一处驿站旁停下歇息,大亮递过一块自己省下来的、干硬的窝头,“您吃点东西歇歇吧。”
孙老汉接过窝头,看了大亮一眼,叹了口气:“你这娃,跟其他人不一样。可惜了,生错了时候,又投错了胎。”
“孙伯,我知道我命苦,但我不想死在矿场里。”大亮声音低沉,眼神却异常坚定,“我听说苏州府是个大地方,商贾云集,只要肯干活,总能混口饭吃。您就行行好,放我一条生路吧,我以后一定报答您。”
孙老汉沉默了,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脸色变幻不定。
大亮知道,这是关键时刻。他继续说道:“孙伯,我知道您是个好心人。您把我卖到矿场,不过是赚那几两银子。但我要是死了,您这钱赚得也不安心。不如您放了我,我这里还有点东西,虽然不值钱,但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说着,大亮从贴身处摸出一枚用红绳系着的、磨得光滑的铜片。这是原主母亲留下的唯一念想,也是他身上最“值钱”的东西了。
孙老汉看了看那枚铜片,又看了看大亮恳切的眼神,最终狠狠吸了一口烟,把烟锅在鞋底上磕了磕:“罢了罢了,我这辈子积点德。明天路过平溪镇,我会故意放慢车速,你自己找机会溜走。记住,走了就别回头,也别再让人抓住。”
大亮心中狂喜,对着孙老汉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孙伯!您的大恩大德,我大亮一辈子都不会忘!”
第二章 平溪脱身,破庙栖身
第二天清晨,骡车继续前行。
大亮的心情既紧张又兴奋,他紧紧攥着那枚铜片,眼睛死死盯着前方的路。按照孙老汉的说法,平溪镇就在前面不远处了。
果然,约莫半个时辰后,前方出现了一个热闹的小镇。镇口有一座石桥,桥上行人来来往往,商贩们在路边摆着摊子,吆喝声此起彼伏。
“前面就是平溪镇了,你们几个都老实点,别给我惹麻烦。”孙老汉故意提高了声音,同时悄悄用鞭子杆碰了碰大亮的腿。
大亮心中一动,知道机会来了。
骡车缓缓走上石桥,桥面狭窄,行人又多,车速不得不放慢下来。大亮假装晕车,身体摇摇晃晃地靠在车边,眼睛快速扫视着周围的环境。
就在骡车经过一个卖菜的摊子时,大亮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昨天在驿站遇到的一个货郎,正挑着担子在人群中穿梭。
“有贼!抓贼啊!”大亮突然大喊一声,声音尖利,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人群顿时乱了起来,大家纷纷四处张望,寻找“贼”的踪迹。货郎也被吓了一跳,担子一歪,里面的杂货撒了一地。
孙老汉心中暗赞大亮机灵,趁机故意“哎呀”一声,装作控制不住骡车,猛拉缰绳。骡车猛地向一侧倾斜,大亮顺势从车上摔了下来,滚到了桥边的草丛里。
“你这娃怎么回事?”孙老汉故作愤怒地骂了一句,却没有停车,反而赶着骡车快速穿过人群,离开了平溪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