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地传来。

我的学生们,就像一颗颗被埋在土里的种子。以前,没人给她们阳光和水。现在,她们开始发芽了。

而对面的青“云书院,却开始出问题了。

听说,柳云舒姑娘,嫌书院的伙食不好,非要吃京城运来的荔枝。裴文郁二话不说,就花大价钱空运。

听说,柳云舒姑娘,觉得书院的池塘不够雅致,要改成曲水流觞的样式。裴文郁大手一挥,又是一笔钱砸了出去。

他的书院,成了他讨好美人的销金窟。

而我,则在培养能赚钱的女人。

这场仗,谁会赢,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

6

半年后,青云书院的颓势,已经掩盖不住了。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生源。

一开始,城里有点家底的,都愿意把儿子送去裴文郁那里。图什么?图个风雅,图个名声。

可时间一长,大家发现不对劲了。

从青云书院出来的学生,个个都会吟风弄月,写几首酸诗。但你让他算个账,他抓耳挠腮。你让他管个事,他一问三不知。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反,我这边的知行学堂,名声却越来越响。

特别是秦筝。

她实习期一结束,我三哥就正式聘她当了城南米行的二掌柜。她上任第一个月,就通过盘库,查出了一个偷盗粮食的老伙计。接着,又跟周边的几个村子谈妥了收购价,光这一项,就为米行每年省下近千两的成本。

她的事迹,一下子就在城里传开了。

一个被婆家赶出门的寡妇,摇身一变成了大米行的二掌柜!月钱比男人还高!

这简直比任何招生简章都有用。

越来越多的女人,挤破了头想进我的学堂。甚至有些外地的商户,都慕名而来,想把女儿送来我这里。

我的学堂,从一开始的几十个学生,迅速扩展到了三百多人。小楼都快住不下了,我爹又在旁边给我划了块地,建了新的学舍。

而对面的裴文郁,日子就难过了。

他的学生,从鼎盛时期的两百多人,锐减到不足五十人。

束脩收不上来,书院的开销却一点没减。

柳云舒是个花钱的祖宗。今天嫌院子里的花不好看,要换成名贵的牡丹。明天嫌书房的琴不好听,要买“焦尾古琴”。

裴文郁为了维持他“风雅”的人设,也为了讨好美人,只能打肿脸充胖子,一一满足。

很快,他从我这里拿走的钱,就花光了。

他开始变卖自己的藏书,字画。

到后来,连身上穿的衣服,都从绫罗绸缎,换回了他当穷书生时穿的粗布衫。

小桃有一次上街,看到他从当铺里出来,手里攥着几两碎银子,脸色灰败。

她回来跟我一说,我心里一点波澜都没有。

自作自受。

那天下午,我正在学堂里给学生们讲课。讲的是《大周律》里关于“契约”的部分。

“……所以,但凡是白纸黑字写下的契据,只要不违背律法,就具备效力。哪怕对方是你的亲生父母,签了字,就得认。这,就是契约精神。”

话音刚落,学堂的门,被人一脚踹开了。

裴文郁站在门口,眼眶通红,死死地瞪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