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雨中的速度
2025年5月,南京的天气说变就变。刚才还只是阴天,转眼间豆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在干燥的路面上激起一片尘土的气息,随即又被更多的雨水浇灭。
彭晨拧着电瓶车的把手,雨披在风中被吹得猎猎作响,紧紧贴在他的身上,勾勒出略显清瘦却精干的身影轮廓。头盔面罩上水流如注,视野变得模糊,他只得用手不断擦拭,才能勉强看清前方拥堵的车流。
手机支架上的导航显示,距离目的地还有1.2公里,预计送达时间还剩4分钟。系统不断提示他“您已偏航最优路线”,但他知道,前面那个路口左转,穿过那条只有本地人才熟悉的小巷,能节省至少三分钟。这是他用成千上万次奔跑换来的城市地图,刻在脑子里。
电瓶车灵活地钻入小巷,车轮碾过积水,溅起一片水花。水光潋滟间,彭晨有那么一瞬间的恍惚。这飞溅的水幕,像极了少年时在绿茵场上,奋力拼抢后,球鞋带起的草屑和汗水,在阳光下闪烁着青春的光芒。
那时,他是省青少年队的希望之星,教练拍着他的肩膀说:“小子,给我好好踢,你一定有出头之日的。”
可后来,经商的父亲病倒了,家里的顶梁柱塌了,家里的经济支撑不了高额的费用,高晨的未来也仿佛瞬间改道。
他默默收拾行李,离开了集训基地,那份关于足球的梦想,被小心翼翼地折叠起来,塞进了生活的最底层。
“嘀嘀——” 后方汽车的喇叭声将他拉回现实。小巷已到尽头,重回大路,目的地就在眼前。他冲进小区,停好车,拎起餐盒,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上楼。敲门,递餐,一句“祝您用餐愉快”说得有些气喘。
开门的是一位面色不悦的中年女人,她看了眼手机:“超时了三分钟啊,小哥。这雨太大,咖啡的拎袋都湿了。”
彭晨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连声道歉:“对不起阿姨,路滑不敢骑太快。实在抱歉。”
中年女人嘟囔着关上了门。彭晨站在楼道里,雨水顺着发梢滴落,带来一阵凉意。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跑下楼。回到车旁,他靠在坐垫上,短暂地休息。手机嗡嗡震动,推送了一条本地新闻——“‘苏超’火爆出圈!场均万人观赛,草根足球点燃江苏激情!”
他点开视频,画面里是人声鼎沸的体育场,穿着各色球衣的球员在场上奔跑、拼抢,看台上旗帜飘扬,口号震天。有球员进球后,对着镜头做出夸张的庆祝动作,引来全场更热烈的欢呼。
解说员激动地说:“这就是我们的‘苏超’,全民的足球派对!这里奔跑的球员都是足球爱好者,他们有教师、有工人、有企业白领…等等各种职业的普通人,他们正在赛场奔跑着,肆意挥洒着汗水……”
彭晨看着屏幕上那些肆意奔跑的身影,眼神复杂。有羡慕,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但更多的是一种遥远的隔阂。
那是一个曾经属于他,如今却感觉无比陌生的世界——足球赛场。
听到了下一个订单的提示音,彭晨关掉视频,深吸一口气,重新戴好头盔,拧动电门,电瓶车再次汇入雨中的车流。速度,是他此刻唯一能抓住的东西,为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