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从那天起,苏晚和林清和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她们会一起加班到深夜,分享同一杯咖啡;会在实验遇到瓶颈时,互相鼓励,一起寻找解决方案;会在休息时,聊起各自的科研理想,聊起生活里的小事。

苏晚发现,林清和其实很喜欢小动物,手机里存着很多流浪猫的照片;林清和也知道,苏晚喜欢在实验间隙听古典音乐,尤其是巴赫的《G 大调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她们的共同点越来越多,心也越来越近。

第四章:成果的质疑,坚定的守护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神经修复因子” 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 苏晚的 “情感刺激量化模型” 与林清和的 “基因编辑优化方案” 结合后,神经修复效率提升了 40%,远超预期。项目组决定召开成果发布会,向业内专家展示研究成果。

发布会当天,苏晚和林清和一起站在台上,详细介绍项目进展。台下的专家们认真聆听,不时点头,显然对成果很认可。可就在提问环节,一位资深教授突然提出质疑:“苏研究员,你的‘情感刺激量化模型’虽然有数据支撑,但‘情感’本身是主观的,如何保证在临床应用中能精准复制?这会不会只是实验室里的‘理想结果’?”

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苏晚身上。她的心跳瞬间加速,之前的自信渐渐被不安取代 —— 这位教授的质疑,正是她最担心的问题,也是她一直没能完全解决的难点。

就在苏晚不知所措时,林清和握住了她的手。掌心传来的温度让她瞬间安定下来,林清和的声音清晰而坚定:“王教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