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命犯孤星,恐有性命之忧”,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
没有丝毫犹豫,董永转身回到屋里,简单收拾了几件行李,抓起车钥匙就往外冲。
4
雨越下越大,冲刷着村庄的泥土和记忆。董永发动汽车,车灯刺破雨幕,朝着东方疾驰而去。
他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也不知道望仙观里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但他知道,他必须去,为了他的孩子,为了那段跨越仙凡的情缘。
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祖宅的屋顶上,一道七彩的身影一闪而过,正是七仙女。
她看着董永离去的方向,眼中满是担忧和期盼,轻轻叹了口气,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雨夜里。
雨下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清晨,当董永驾驶的汽车终于抵达望仙山山脚下时,雨才渐渐停歇。
山间弥漫着浓厚的雾气,空气清新得让人心旷神怡,与城市的喧嚣截然不同。
望仙观就坐落在望仙山的半山腰,青砖灰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透着一股古朴而宁静的气息。
董永停好车,深吸一口气,拄着那根葫芦拐杖,沿着蜿蜒的石阶一步步向上攀登。
石阶两旁长满了青苔,湿滑难行。董永走得并不快,他的心里既期待又忐忑。
他想象过无数次和儿子相见的场景,却不知道真正面对时,该说些什么。
终于,他来到了望仙观的山门前。
朱红色的大门上,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上面写着“望仙观”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他轻轻推开大门,院子里很安静,只有几个穿着青色道服的小道士在打扫庭院。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长正坐在院子中央的石桌旁,闭目养神,手指捻动,似算五行八卦。
“道长您好,”董永走上前,微微躬身,“我叫董之原,是来找人的。”
老道长缓缓睁开眼睛,目光落在董永身上,又看了看他手里的葫芦拐杖,点了点头:“施主可是找一个叫董念仙的少年?”
“正是!”董永心中一喜,“不知他现在何处?”
“他在观后的练剑场练剑,你自去吧。”老道长说完,便再次闭上了眼睛,不再言语。
董永谢过老道长,顺着他指的方向,绕到了观后。
练剑场是一块开阔的平地,四周插着几根木桩。一个身穿白色道服的少年,正手持一把木剑,在晨光中练剑。
少年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身形挺拔,眉目清秀,尤其是一双眼睛,明亮而清澈,像极了记忆中的七仙女。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剑光挥舞间,竟带起了一阵小小的风,卷起地上的落叶。
虽然只是木剑,却练出了几分凌厉的气势。
董永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他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他的儿子,董念仙。
他站在原地,看着少年的身影,眼眶渐渐湿润。多少年了,他终于再次见到了自己的孩子。
少年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停下了练剑的动作,转过头来。
当他看到董永时,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和疑惑:“请问,你是谁?找我有什么事吗?”
董永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一步步走到少年面前,声音有些颤抖:“孩子,我……我是你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