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他们,现阶段无可奉告,有正式消息会通过适当渠道发布。”徐朗冷静地指示。
小陈传达完消息后不久,办公室的电话就开始响个不停。大多是媒体打来的,也有一些是普通民众,有的表示支持,更多的是质疑和辱骂。
“为什么替那种人渣辩护?” “律师就可以没有道德底线吗?” “你们事务所是不是专门帮罪犯脱罪?”
徐朗让电话转接到语音信箱,但那些刺耳的声音已经透过听筒隐约传来。他深吸一口气,努力不让这些影响自己的判断。
下午,徐朗决定亲自去一趟事发的轨道交通站点。他需要实地了解环境,感受那个空间的氛围。
地铁站里人来人往,似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个穿着西装的专业人士正在仔细观察监控摄像头的位置和角度。徐朗测量了车厢与站台的距离,查看了不同位置的视野范围,心中逐渐构建起事发时的场景。
“请问您需要帮助吗?”一个站务人员注意到徐朗的行为,警惕地走过来。
徐朗出示律师证:“我是李明的代理律师,想来了解一下事发当天的具体情况。”
站务人员的表情立刻变得复杂:“那个案子啊...视频不是已经很清楚了吗?”
“法律程序要求我们核实所有证据。”徐朗保持专业语气,“请问当天除了乘客手机拍摄的视频,站内的监控系统有记录到相关画面吗?”
站务人员犹豫了一下:“警方已经调取过了,好像没什么特别发现。”
“我可以查看一下当时的监控记录吗?” “这个需要走正式程序,得有警方或者法院的许可。”
徐朗记下这个信息,知道这将是后续调查的一个方向。
回到事务所已是傍晚,小陈迎上来,脸色不安:“老板,你看这个。”
电脑屏幕上显示的是“正义先锋”的最新直播视频。这位网络大V正在镜头前声泪俱下地讲述自己如何“冒着风险”曝光地铁色狼,又如何因为“追求正义”而受到各方压力。
“我知道有些人开始为那个色狼辩护,甚至质疑视频的真实性。”视频中的“正义先锋”抹着眼泪,“我感到很害怕,但为了更多女性不再受到侵害,我必须坚强。我只是想知道,为什么总是有人要为明显有罪的人开脱?我们的司法系统怎么了?”
直播评论区一片沸腾,无数支持者和愤怒的网友纷纷留言安慰,同时将矛头指向“为虎作伥”的律师。
徐朗面无表情地看完视频:“表演得很到位,情绪把控精准,不愧是搞媒体出身。”
小陈惊讶地看着老板:“你不生气吗?他这明显是在引导网友攻击我们。”
“生气解决不了问题。”徐朗关闭视频窗口,“我们要做的是找出真相,而不是参与情绪对抗。”
然而,舆论的冲击很快变得具体起来。
第二天一早,当徐朗来到事务所时,发现门口被泼了红色油漆,墙上写着“人渣律师”几个大字。小陈惊慌地正在清理。
“老板,这太过分了!我们应该报警。” 徐朗冷静地观察着现场:“先拍照取证,然后通知物业清理。报警暂时不必,这正好说明有人害怕我们调查。”
走进办公室,电话留言箱已经爆满。大多是辱骂和威胁,甚至有声音嘶哑的打电话者扬言要“替天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