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瘫痪后,我辞掉工作搬回老小区照顾他。
每次下楼晒太阳,都得我和护工抬着轮椅走楼梯。
上个月他摔了一跤,差点再也站不起来。
医生说,如果长期关在家里,他会更快失去记忆。
我在业主群里宣布自费承担电梯70%的费用,30万已经准备好了。
但一楼的老张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你当年甩了我闺女,现在想用钱买路?做梦!”
我盯着手机屏幕冷笑一声,打出一句话发送出去——
“行。那从今天起,你们全家签个协议:这电梯装好后,你们永不得使用,也别想再进这个单元门。”
没人知道,十年前我为什么和她分手。
也没人问过,她后来变成了什么样子。
这不是简单的邻里纠纷,而是一场夹杂着爱恨与复仇的较量。
当规则成为武器,亲情、道德与利益将如何抉择?
第一章:地基慌了神,我先扛
业主群消息刷得比菜市场早高峰还热闹。
截图里“地基承重不足”五个字跳出来,我心里一下凉半截,跟吞了口冰碴似的。
楼下王大爷在单元门口拍着大腿喊:“宁可爬楼梯喘大气,也不住这悬乎的危楼!”
这事儿搁了三天,群里静得吓人。
我发的“要不咱们找专业的测测”,半天没人接茬。
没辙,我咬咬牙拨通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的电话:“今晚就能测不?钱我来出,别等了!”
2.3万转出去时,我盯着手机屏幕,坐沙发上等到后半夜。
之后两天两夜没怎么合眼,拿到报告那天,手都有点抖。
赶紧把报告、勘测视频往群里发,还补了句实在的:“真出事,我全赔,绝不赖账!”
消息刚发,高楼层李姐先冒头:“小林我支持你!”张哥、赵叔也跟着应和,一共8户。
低楼层刘姨私我,语气客客气气:“小林啊,报告能再发我一份不?我让我家老伴也瞅瞅,他懂点建筑的门道。”
我盯着屏幕笑了,心里那股慌劲儿总算松了点,顺手端起桌上的粥喝了一口——还是早上熬的,这会儿温凉正好。
第二章:业主大会遇找茬
业主大会在小区活动室召开,桌上摆着刘姨刚烙的糖饼,油香飘得满屋子都是,可没人顾得上吃,全盯着张德胜手里的纸牌。
他“啪”地一拍桌子,唾沫星子都溅我脸上:“林舟你装什么好人!不就是想装了电梯抬房价,转头把房子卖了?当我们傻啊!”
身后七个低楼层的,齐刷刷举着“抵制装电梯”的纸牌,跟提前排练好似的。
我递过去中介给的评估报告,他看都不看,“啪”地扔地上:“这就是开发商的骗局!高楼层涨了,我们低楼层得跌!”
人群里立马嗡嗡起来,有人小声嘀咕“别真被坑了。”
我之前压下去的慌劲儿又冒头了。
赶紧掏兜里的U盘——这是我熬了两夜做的表,记着隔壁小区最近的成交记录。
“高楼层涨12%,低楼层也涨8%!”我打开投影把数据怼到大家眼前,又拨通专家电话:“王老师,您能不能过来帮大伙说道说道?”
半小时后,市房协的王老师来了,拿三个邻区举例:“电梯是给整个小区提品质,哪有只涨一层的理?”还耐着性子答了二十多个问题,连“采光影响房价不”都掰开揉碎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