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冥镇怪症,十二拍引路人
青冥镇的雾,是活的。
寅时三刻,雾霭如蚕茧般裹着镇子,石板路上的青苔泛着幽蓝,镇口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枝桠间挂着的“百草堂”幌子,在雾中忽明忽暗。堂内,烛火摇曳,一个身着青布长衫的书生正对着药柜发呆,他叫苏墨,昨日刚从京城来此寻亲,却被这镇子里的怪病困在了这里。
“咳咳……苏公子,劳烦递碗水来。”
里屋传来妇人的咳嗽声,苏墨急忙端着陶碗进去。床榻上躺着个面色蜡黄的美妇,她叫柳如烟,是镇上绸缎庄的老板娘,三天前突然浑身僵硬,经脉凸起如蚯蚓,唯有胸口尚有一丝温热。守在床边的庄稼汉是她的丈夫赵虎,此刻正攥着拳头,指节发白:“王大夫说了,这病是‘经络淤塞’,可扎了三天针,半点用都没有。”
苏墨放下碗,望着柳如烟手臂上凸起的经络,忽觉眼熟——他曾在父亲留下的《经络秘图》里见过,这是十二经络中的“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同时淤塞的症状,可寻常淤塞绝不会如此凶险。
“吱呀”一声,百草堂的门被推开,一个背着竹篓的老农走了进来,他叫陈阿公,是镇东的药农,此刻却面色凝重:“不好了,镇西的李丫头也犯病了,浑身冰得像块铁,经脉都紫了!”
众人赶到镇西时,李家小院里已围了不少人。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少女蜷缩在地上,她叫李灵儿,本该是蹦蹦跳跳的年纪,此刻却牙关紧咬,手脚蜷缩成一团,皮肤下的经络如紫蛇般游走。一个穿着道袍的术士正围着她转圈,他叫玄机子,手里拿着桃木剑,嘴里念念有词:“此乃邪祟入体,需用符箓驱之!”
“荒谬!”
一声断喝从人群外传来,众人回头,只见一个身着素白长衫的老者缓步走来,他须发皆白,腰间挂着个青铜药铃,铃身刻着“调息真人”四字。老者走到李灵儿身边,蹲下身,手指搭在她的腕脉上,片刻后眉头微皱:“不是邪祟,是‘十二经络逆行’。她的六阳经与六阴经缠在了一起,阳气不得升,阴气不得降,再拖半个时辰,就回天乏术了。”
玄机子冷哼一声:“老道士,你别胡说八道!这丫头明明是被雾里的精怪缠上了,我这符箓一贴,保管她立马醒过来!”
“你敢贴,我就敢拆。”调息真人抬手,指尖在李灵儿的百会穴轻轻一点,“十二经络如江河,六阳经为天,六阴经为地,天地相交方能气血通畅。她这是天地倒转,符箓只会堵死她最后一丝气脉。”
苏墨突然上前一步,从怀中掏出《经络秘图》:“真人,晚辈曾见家父画过此图,上面说‘六阳经起于手足三阳,止于头面;六阴经起于手足三阴,止于胸腹’,可这丫头的经络……”
“没错,她的阳经逆行了。”调息真人接过秘图,目光一凝,“此图乃是前朝医圣所绘,公子竟有此宝物。看来,青冥镇的这场劫难,需得我们几人合力化解。”
赵虎急道:“真人,您有办法救我家娘子和灵儿?”
调息真人点头,从竹篓里取出六个青铜拍板,拍板上刻着不同的经络纹路:“办法有,便是‘拍打调息法’。十二经络对应十二时辰,六阳经需在白天拍打,六阴经需在夜间调息,配合舌抵上颚、呼吸吐纳,引气血通大小周天。但这法子需得六人配合,分别守着十二经络的要穴,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