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她应了一声,“休息吧。挂了。”
“哎,等等!”我下意识叫住她。
“怎么?”
“以后…还能一起打吗?开麦的那种?”
我问得有点小心。知道是女生,声音还这么好听,我有点紧张,但更多是期待。
她似乎极轻地笑了一下,像雪落无声,几乎以为是错觉。
“随你。”她说,“和以前一样。”
电话挂断。
我握着手机,心里的空洞好像被填了一点。
陈璐带来的阴霾还在,但淡了不少。我看着游戏列表里“轻语”的ID,嘴角扯出一个久违的弧度。
【第三章】
之后几天,我彻底断了给陈璐当“后勤部长”的念想。
不再送早餐,不再占座,路上碰到她和闺蜜,我也当没看见直接走过。
她闺蜜似乎有点意外,几次想搭话,我都懒得搭理。
老子不伺候了。
我把时间都投入了游戏。
和沈亦薇开黑成了每天最期待的事。
她的声音清冷,指令简洁有效,开麦后配合反而更丝滑。
我很快适应了,沉浸在这种高效上分的快乐里。
偶尔等待间隙,我们会聊几句。
话题多是游戏,偶尔延伸一点。
我抱怨:“今天经济学原理听得我头大。”
她可能会回:“嗯,我们学院也有门课挺折磨。”
我才知道她是计算机学院的,怪不得逻辑强得逆天。我是管院的,隔了半个校区。
我也问过:“你技术这么好,以前干嘛不开麦?”
她的回答直接又凡尔赛:“麻烦。不开麦也能赢。”
我:“……”行吧。
但我总觉得,可能也怕声音太好听引来舔狗?就像我之前那种?不过她不说,我不问。
我们依旧保持线上关系,没加其他好友。
但我却觉得,和这个只闻其声的队友,比追了两年的陈璐更投契。
至少真实平等。
有次我操作下饭,差点输掉团战,她力挽狂澜后,我脱口而出:“牛逼!哥们儿这波帅炸!”
说完我就后悔了!又顺嘴了!
耳机里瞬间安静。
我刚想道歉,却听到她清冷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极淡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林浩。”
“在!”
“你以后……”她顿了顿,“能别叫我‘哥们儿’吗?”
我脸唰地红了。
“对不起对不起!嘴瓢!下次一定注意!沈…沈亦薇。”第一次正式叫她名字,有点别扭。
“……嗯。”声音恢复平静,“集中,还没赢。”
“哦好!”
打完那局,我下线,心里却有点莫名雀跃。
她好像……不喜欢我那样叫她?
【第四章】
校运动会,我这种体育废柴也被拉壮丁,报了1500米和4x400接力。只好每天下午去操场吭哧吭哧练跑。
有天傍晚,我跑得跟死狗一样,挂着和沈亦薇的语音(她那边有轻微键盘声,似乎在写代码),喘得不行。
“你在跑步?”她问。
“啊…是…运动会充数,练长跑,要命…”我上气不接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