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偶遇还是布局
>作为广告界的拼命三娘,我带领团队熬夜做出的方案总能惊艳客户。
>直到竞争对手公司的创意总监周慕一次次“偶遇”,邀请我交流行业趋势。
>我们相谈甚欢,他甚至带我参观他们公司最新的沉浸式创意实验室。
>第三次“偶遇”他老板陆沉舟恰好出现,亲自为我演示最新全息投影技术。
>第四次他直接约在我公司楼下咖啡馆,陆沉舟“恰巧”路过加入讨论。
>今天周慕发来消息:“我们陆总新得了两罐极品蓝山,想请苏总监一同品鉴?”
>我盯着手机屏保上团队通宵奋战的照片,缓缓回复:“今天刚好要给你们公司送比稿方案”
>“不如就在陆总办公室,边喝边聊?”
2 暗流涌动的较量
---
手机屏幕在凌晨三点的办公室里,亮得有些刺眼。
苏蔓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指尖划过屏幕,屏保照片上是昨晚凌晨的团队——横七竖八地瘫在工位和沙发上,脸上带着倦极后的满足,电脑屏幕上定格着刚刚完成的方案最终版。角落里,还能看到她半张出镜的脸,眼底有淡淡的青黑,嘴角却扬着。
“启星科技”的年度全球品牌 campaign,这块硬骨头,终于被她们“灵犀创意”啃下来了。又是一场熬干心血的恶战。
她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走到落地窗前。城市尚未完全苏醒,只有零星的车灯划破朦胧的晨雾。高楼林立的CBD,像一座巨大的钢铁丛林,而她们,不过是其中奋力搏杀的微小生物。
竞争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广告这个行业,灵感、速度、人脉、手段……缺一不可。而“灵犀”和“星曜传媒”,正是这片丛林里实力最接近、厮杀最激烈的两头猛兽。
作为灵犀的创意总监,苏蔓早已习惯了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和无处不在的竞争压力。她享受挑战,享受每一次灵感碰撞带来的火花,享受用创意征服客户的快感。
直到最近,这种平衡似乎出现了一些微妙的扰动。
扰动来自于“星曜传媒”的创意总监——周慕。
第一次见到周慕,是在一个行业分享会的茶歇间隙。男人穿着合体的休闲西装,笑容温润,主动过来搭话,称赞她上月为某奢侈品牌做的案例堪称神来之笔。他的谈吐专业,见解独到,丝毫没有竞争对手之间的剑拔弩张,反而像是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
苏蔓虽然保持着警惕,但出于职业素养,也客气地回应了几句。同行之间,尤其是高手之间的交流,有时确实能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
之后,便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的“偶遇”。有时是在某个小众艺术展,有时是在行业大佬的新书沙龙。周慕总能恰到好处地出现,自然而然地与她攀谈起来,话题从行业动态延伸到创意理念,甚至是一些不涉及商业机密的技术探讨。
他表现得像一位纯粹的、渴望交流的同行,言语间充满了对苏蔓才华的欣赏。他甚至热情邀请她去参观星曜传媒最新的“沉浸式创意实验室”,说是最近引进了不少前沿的黑科技,希望能互相学习。
苏蔓犹豫过。毕竟双方是竞争对手,走得太近难免惹人闲话。但周慕的态度太过坦荡真诚,加上那间实验室的名头确实响亮,对任何一个创意人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她最终还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应约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