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都没用,社区的工作人员不知道来了多少趟了,但202他家不管,还是那样。”
“那这半年,你是怎么……处理或者说适应过来的?”
“我没法适应,就跟他们对着吵呗。”
我现在还眼前发晕,只想赶快回去好好睡一觉。
“他们白天睡,我就白天吵,总之有段时间,鸡犬不宁的。小区里的人都知道。”
“在这期间,你们有没有发生过肢体冲突?”
“没有。”
“你知道他遇害的位置吗?”
今早起来,看了一眼,捎带听了些邻居的闲言碎语,大概能猜到。
“是地下室吧?”
“没错,而且是正对你家楼下的那间地下室。所以你昨天有听到什么奇怪的声音吗?”
12 监控线索
这所小区的楼栋格局是一梯两户,一楼不光我们一家。
不知那户邻居会怎么说,但现在我已经有了嫌疑,不能再引起额外注意。
“不知道,应该是没什么特别的声音,不然我不会不知道的。”
我说了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可你的对门邻居不是这么说的,据他们回忆,昨天傍晚,似乎还听到了两个男人的争吵声。”
“哦,好像有点印象。”
说话的那个警察笑了起来。
“你要不再仔细回忆回忆?”
两个男人的争吵声?
我的心猛地一沉。对门邻居?他们听到了?什么时候?我怎么没印象?
警察敏锐地捕捉到了我脸上一闪而过的慌乱,尽管那更多是因为被突然问住的茫然。
“争吵声?大概是几点?”
我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但微微的颤抖出卖了我。
这在他们眼里,无疑是心虚的表现。
13 游戏证词
“傍晚,六点到七点之间。天色刚暗下来没多久。”
中间那位警察身体前倾,双手交叉放在桌上,形成一种无形的压迫感,“谢东,这个时间点,你应该在家吧?据我们了解,你几乎没有夜间活动。”
“我在家。”
我快速回忆着昨天傍晚。
那个时间我应该在打游戏,戴着耳机,沉浸在与队友的嘶吼和键盘鼠标的敲击中。
楼上的噪音似乎比往常小一些,但我也没太在意,毕竟戴着降噪耳机。
争吵声?
隔着耳机和楼板,我确实可能听不到楼下的动静,尤其是地下室传来的声音。
但这话说出来,警察会信吗?
一个对噪音如此敏感、甚至因此失业的人,会在关键时刻“恰好”戴着耳机听不到任何异响?
“我在打游戏,戴着耳机。”
我还是说了实话,尽管知道这听起来像苍白的辩解,“所以我没听到什么争吵声。”
“哦?打游戏?”旁边的年轻警员停下了笔,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诮,“什么游戏?和谁一起?在线队友能证明吗?”
14 指纹比对
“玩的是《英雄联盟》,单排。队友都是随机匹配的,游戏结束后就散了,他们不可能记得我,也不可能为我作证。”
我泄气地说。这简直是把嫌疑往自己身上揽。
“也就是说,你又一次无法提供不在场证明,并且,你对可能发生的、就在你楼下的争吵‘恰好’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