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凌霄殿上的无声惊雷
凌霄宝殿悬浮于九重天之上,万道霞光穿透琉璃云层,将汉白玉雕砌的殿宇映照得璀璨夺目。七十二根盘龙金柱巍然耸立,撑起绘有周天星斗的穹顶。仙雾氤氲中,仙鹤衔芝翩跹起舞,瑶池金母座下的仙女们手捧琼浆玉液,静侍两侧。
玉帝端坐九龙金椅,面容隐在十二旒珠玉之后,看不出丝毫情绪。他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轻敲扶手,目光看似落在殿中禀事的太白金星身上,却又仿佛穿透重重云霄,凝视着凡间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太白金星手持玉笏,正娓娓禀报下界情况:"自金蝉子取经归来,大唐境内佛寺日增,香火鼎盛,百姓向善者众,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实乃盛世之兆..."
阶下仙官纷纷颔首称善,唯有道教诸仙面色愈发阴沉。太上老君垂眸而立,仿佛入定,手中拂尘却无风自动。身后几位道派天君交换眼神,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不满。
突然,一位赤面天君出列打断:"陛下!臣有本奏!此事恐非全然可喜!"
殿内仙乐戛然而止,顿时寂静无声。玉帝微微抬眼,珠玉轻晃:"爱卿何出此言?"
"启禀陛下,"赤面天君声若洪钟,"如今道观门可罗雀,香火零落!长安城内,三月间就有三所道观改为佛寺。长此以往,东土只知有佛,不知有道,阴阳失衡,于三界安定大为不利!"
几位道派神仙纷纷出列附和:"臣附议!""佛门扩张过速,已失平衡!"
玉帝目光转向一旁默立的如来:"佛祖如何看待?"
如来法相庄严,周身佛光流转,却温和不刺目。他微微颔首,声音平静无波:"佛法东传,亦是天道缘法。众生向善,便是功德。佛道本是一家,何分彼此?"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未否认事实,又将道教的不满轻轻带过。
玉帝沉吟片刻,手指停止敲击:"三界秩序,贵在平衡。此事朕已知晓,容后再议,需从长计计。"他用一个"拖"字诀,将尖锐矛盾暂时压下。但这个决定,却让道派诸仙脸色更加难看。
朝会散去,仙官们三五成群离去,低声议论。太上老君面无表情,并未与其他道派神仙交流,拂尘一甩,径直驾云回兜率宫。
丹房内,八卦炉中六丁神火熊熊燃烧。老君凝视跳跃的火焰,久久不语。青牛精恭敬上前,为他斟上一杯刚沏好的仙茶。
"下界人心不古,竟生诸多事端..."老君似是无意地叹息一声,指尖轻叩桌面,"佛本是道,何须相争?奈何世人愚昧,只观表象。"
青牛精眼中厉芒一闪,心领神会地叩首:"老爷说的是。那些凡夫俗子,怎知我道门精深?若是无人点拨,只怕越发迷失了。"
老君闭目不语,仿佛已然入定。
青牛精再拜,悄然退出丹房。他行至兜率宫外,回望那扇缓缓闭合的宫门,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身形一晃,化作一缕不易察觉的青烟,悄无声息地坠向凡间。
南天门外,值守的天兵天将对此毫无察觉。只有站在云端远眺的太白金星微微摇头,发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第一道惊雷,已在天庭无声炸响。
第2章 渭水河畔的恶毒算计
长安城西三百里,渭水河蜿蜒如带。正值春耕时节,两岸杨柳吐翠,田野间农人忙碌。谁也不会想到,这片宁静祥和的景象,即将成为一场惊天阴谋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