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暮春的风带着海棠花瓣掠过青瓦,苏晚卿坐在窗边,指尖捏着的茶盏泛起细微波纹。她刚遣走前来劝她 “守节” 的族老,丫鬟锦书就端着新沏的雨前龙井进来,声音压得极低:“夫人,巷口那几个嚼舌根的婆子又在说您了。”
苏晚卿抬眸,眼底没什么波澜。她守寡三年,丈夫是前朝翰林,病逝后给她留下这处不大不小的宅院和满架诗书。可在旁人眼里,一个年轻貌美又无子嗣的寡妇,日子过得越清净,就越像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心思。
“说什么?” 她浅啜一口茶,目光落在院角抽芽的石榴树上。那是丈夫生前种的,如今枝繁叶茂,却再没人陪她看花开了。
锦书跺脚:“说您守不住了,还说…… 还说您该找个面首伺候!”
这话若是旁人听了,怕是要气得发抖,苏晚卿却忽然笑了。她放下茶盏,起身走到妆台前,铜镜里映出一张素净的脸,眉如远山,眼含秋水,只是唇色偏淡,少了几分活气。
“找个面首也好。” 她忽然开口,惊得锦书手里的茶盘都晃了晃。
“夫人您疯了?” 锦书急道,“您要是真这么做,族里能扒了您的皮,外头的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
苏晚卿指尖抚过妆台上的玉簪,那是她的陪嫁,也是她唯一能做主的东西。“我守了三年,对得起夫君,也对得起苏家的名声。可我活着,不是为了让别人指手画脚的。” 她转头看向锦书,眼神坚定,“你去贴个告示,就说我苏晚卿要招个面首,不求富贵,只求温雅,能陪我读书品茶就好。”
锦书还想劝,可看着苏晚卿的眼神,知道她心意已决,只能点头应下。
告示贴出去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有人骂苏晚卿不知廉耻,也有人好奇,这前朝翰林的遗孀,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人。
而此时的苏府门口,一个身着青色布衣的男子正站在告示前,目光落在 “温雅” 二字上,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他身后跟着一个同样穿着布衣的随从,低声道:“公子,咱们还是快走吧,这地方人多眼杂。”
男子却没动,反而抬步走向苏府的大门,对守门的老仆拱手:“劳烦通报,在下墨尘,前来应招。”
老仆愣了愣,上下打量着墨尘。这男子虽穿着普通布衣,却难掩一身清贵之气,面容俊朗,眼神温和,倒真符合告示上 “温雅” 的要求。老仆不敢怠慢,连忙进去通报。
苏晚卿正在书房看书,听到老仆的通报,也有些意外。她以为第一个来应招的,要么是市井无赖,要么是落魄书生,却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个气质出众的人。
“让他进来吧。” 苏晚卿合上书,整理了一下衣襟,端坐在椅子上。
很快,墨尘跟着老仆走进书房。他进门后,没有四处张望,而是径直走到苏晚卿面前,拱手行礼:“在下墨尘,见过苏夫人。”
苏晚卿抬眸看向他,只一眼,便觉得这男子气度不凡。他的眼神很干净,却又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深邃,仿佛能看透人心。
“墨公子请坐。” 苏晚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不知公子为何会来应招?”
墨尘坐下后,目光落在书架上的书册上,笑道:“在下四处游历,近日刚到京城,听闻夫人招面首,只求温雅,能陪读品茶,觉得很合心意。再者,夫人的名声,在下也略有耳闻,知道夫人是位有才情的女子,故而前来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