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更新时间:2025-09-10 00:40:18

我小心翼翼地抽出那张薄薄的卡片,对着光,眯起眼睛。

一行极浅的地址,位于罗马。

地址下面,还有一句更重要的话。

“烧鹅不是你放的火,对不对?”

这句话像一把生锈的钥匙,瞬间撬开了我尘封多年的记忆闸门。

我的手开始无法控制地颤抖。

原来,原来她从一开始就不是在安慰我,也不是在鼓励我。

她只是在用一种无比肯定的语气,告诉我,她信我。

高考前夕,学校废弃的实验楼有过一场小火。

火不大,却因为在现场发现了一张写着烧鹅二字的稿纸残片,而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我。

更巧的是,梁老师送我的那本书,连带着我夹在里面的手稿,在前几天就怎么也找不到了。

那本消失的书,成了指控我最有力的证据。

梁文渊为此对我大发雷霆,拍着桌子让我写检讨。

但我拒绝了。

因为这一切都太巧了,巧到像一个为我量身定做的陷阱,我无法解释,更不会认。

最终,是梁文渊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的责任。

他用自己的声誉和前途为我做了担保,才将这件事强行压了下去。

可流言,早已像野火一样传遍了整个校园。

我一直以为,许棠舟也和别人一样相信了那些流言。

我以为她对我说你写得比所有人都好,只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对一个失足少年最后的怜悯。

却没想到,她从未信过。

这个迟来了太久的发现,像一场海啸,彻底摧毁了我多年来辛苦建立的堤坝。

我必须去找到一个答案。

这个答案,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学奖都更重要。

第二天一早,就在我去机场的出租车上,诺奖委员会的电话打了过来。

电话那头的人用焦急的语气激烈地劝阻着我。

我只说了一句。

“有些奖,比诺贝尔更重要。”

说完,我便挂断了电话,关机。

我放弃了那场飞往斯德哥尔摩的航班,买了最早一班去罗马的机票。

上飞机前,我让酒店给瑞典学院转告一句话。

“文学死了。”

在飞往罗马的万米高空上,我想起了梁文渊送我的那本书,和那个一生潦倒、死后成名的作家。

我握紧了口袋里那张薄薄的借书卡,无比坚定地,去寻找我的过去。

7

抵达罗马后,我按照借书卡上那个模糊的地址,在迷宫般的老城区小巷里寻找。

心里充满了对未知的茫然和一丝近乡情怯的恐惧。

最终,我在一扇深绿色的斑驳木门前停下。

我按响了门铃。

门开了,一个陌生的亚洲男人站在门口,眼神里充满了警惕。

“我叫余孟。”

我说出名字的瞬间,对方的表情产生了极其微妙的变化。

那是一种混杂着好奇、探究,甚至是一丝敌意的复杂眼神。

他沉默地让我进了屋。

那是一间巨大的画室,空气里弥漫着松节油和颜料的味道。

“我叫方信,棠舟的同学。”男人自我介绍道。

“她去旅行了,归期不定。”

我的心,瞬间沉了下去。

方信打量着我,忽然开口。

“你就是那个写小说的余孟吧?我认得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