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点头,没有多数青少年会有的抱怨表情,只是郑重地问:“爸,爷爷真的还活着吗?”
张远望向远方连绵的山脉:“我相信是的。我能感觉到。”
...
五年过去。
张翰飞已是二十岁的大学生,在北京读历史专业。表面上,他是个普通学生,热爱登山和摄影;实际上,他接受了严格的训练,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守护者。
2023年秋天,翰飞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一份考古学刊上的论文,题为《青藏高原异常电磁场与古代传说的关联性研究》。论文作者是位叫汪淼的学者,内容看似学术研究,但翰飞立刻警觉——文中提到的几个地点正是香巴拉传说中提到的区域。
更令人不安的是,论文末尾致谢部分提到了“汪氏家族基金会”的资助。
“他们还没放弃。”当晚视频通话时,翰飞告诉父亲这一发现。
张远在屏幕那头神色凝重:“汪家一直在学术圈布局,用科学研究的名义寻找线索。你要小心,别暴露自己。”
“我想接近这个汪淼。”翰飞提议,“他下个月要来我们学校开讲座。”
张远犹豫片刻后点头:“务必小心。汪家人都极其聪明,且有着超常的直觉。”
...
汪淼的讲座如期举行。翰飞提前到场,选在中排位置。当汪淼上台时,翰飞有些惊讶——这位学者看起来不到三十岁,温文尔雅,与想象中冷酷的汪家人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