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的林未晞第一次见到江屿白,是在大一的宏观经济学课上。
那天她迟到了,从后门溜进阶梯教室时差点被台阶绊倒。就在她以为自己要当众出丑时,一只手臂稳稳扶住了她。抬头瞬间,她对上一双深邃的眼眸,冷静得不像个大学生。
“小心。”他的声音低沉,手上的力道恰到好处,既扶稳了她又立刻礼貌地松开。
“谢谢。”林未晞脸颊微热,慌忙找了个空位坐下。
整堂课,她心神不宁,时不时瞟向那个坐在后排靠窗位置的男生。他听课很专注,偶尔在笔记本上记录,手指修长干净。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侧脸,勾勒出清晰的下颌线。
下课后,教授布置了一个难度很高的案例分析作业,要求三人组队完成。
“未晞,我们一组吧?”室友周雨凑过来,“还得再找个人。”
林未晞几乎是不假思索地指向正要离开教室的江屿白:“问问他?”
周雨挑眉:“金融系的冰山学神?你确定?听说他从不组队,都是单独完成作业还拿最高分。”
但令所有人惊讶的是,当林未晞鼓起勇气上前邀请时,江屿白只是静静看了她几秒,然后点头:“可以。”
就这样,他们成了队友。
合作过程中,林未晞发现江屿白确实聪明得可怕。复杂的金融模型在他手中如同玩具,他能一眼看穿问题本质,提出精准的解决方案。但他也很冷淡,除了必要的工作交流,几乎不多说一个字。
直到交作业前夜,林未晞发现了一个关键数据错误,此时周雨却联系不上。
“怎么办?明天就要交了,这个错误会导致整个结论错误。”林未晞急得快要哭出来。
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她给江屿白发了条信息道歉,说自己会通宵修改。
半小时后,宿舍楼下,江屿白拎着笔记本电脑出现。
“我查了你发的消息,你是对的。”他说,“去通宵自习室吧,一起改。”
那一晚,他们并肩作战到凌晨四点。林未晞发现江屿白并非表面那么冷漠,他只是不喜欢无谓的社交。在讨论专业问题时,他会耐心解释,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完成作业那一刻,林未晞累得直接趴在桌上。
“谢谢你。”她迷迷糊糊地说,“要是没有你,我真不知道怎么办。”
江屿白看着她睡眼惺忪的样子,轻轻脱下外套披在她肩上。
“是你先发现了错误。”他的声音罕见地柔和,“你很优秀,林未晞。”
就是从那一刻起,有什么东西在两人之间悄悄改变了。
之后的日子,江屿白开始“偶然”出现在林未晞常去的图书馆区域,“恰好”选了她选的选修课,“顺路”送晚自习的她回宿舍。
周雨戳穿林未晞:“明显是对你有意思啊!那个对女生敬而远之的江屿白哎!”
林未晞脸红:“别乱说,他只是比较负责。”
然而,在一次金融模拟大赛中,当林未晞被对手刁难质疑她的数据分析能力时,一向冷静的江屿白竟然当场与对方争执起来,用无可辩驳的逻辑将对方说得哑口无言。
赛后,在天台吹风,江屿白突然问:“你知道我为什么答应和你组队吗?”
林未晞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