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二天,我戴着记者证,混在一群媒体人中,等待着沈司寒的出现。当他在保镖和助理的护送下走进会场时,整个空间仿佛都亮了几分。

他穿着量身定制的深蓝色西装,衬得皮肤愈发冷白。头发精心打理过,几缕碎发落在额前,非但不显凌乱,反而添了几分随性的魅力。面对闪光灯的狂轰滥炸,他从容不迫,微笑恰到好处,回答问题滴水不漏。

我盯着他握话筒的手,骨节分明,修长有力,我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宿主心率升至112,建议深呼吸。」

“闭嘴。”我在心里默念,强迫自己集中精神。

品牌活动按部就班进行,到了媒体群访环节。我举起手,获得提问机会时,感觉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

“沈先生您好,我是娱乐周刊的记者。”我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专业而冷静,“关于您即将举办的巡回演唱会,有业内人士透露大量门票被黄牛垄断,高价出售,粉丝怨声载道。您作为主办方之一,对此有何回应?是否考虑过采取更有效的实名制购票措施?”

问题其实还算客气,但暗示了他团队可能和黄牛勾结炒作票价。这是我昨晚熬夜想的,既能触及敏感话题,又不至于太像恶意挑衅。

沈司寒的目光落在我身上,停留了两秒。那眼神深邃,带着某种探究的意味,让我莫名心慌。

他微微颔首,开口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来,低沉悦耳:“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关于门票问题,我们团队一直高度重视,并与票务平台采取了多项反制措施,包括限购、实名验证和异常订单筛查。”

他顿了顿,目光再次扫过我,嘴角似乎弯起一个极细微的弧度:“不过,听您的声音有些耳熟。两个月前在‘音悦盛典’后台,试图给我递一杯可疑饮料的,也是您吧?”

全场哗然。

所有镜头瞬间对准了我,闪光灯几乎要闪瞎我的眼。我僵在原地,血液仿佛都凝固了。

他记得!他居然记得!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了出来!

社会性死亡不过如此。

我大脑一片空白,脸颊烧得厉害,只想找个地缝钻进去。

“看来是我认错人了,抱歉。”沈司寒的语气听不出什么情绪,轻松地把话题拉回正轨,“关于黄牛问题,我们近期还会上线人脸识别验票入场系统,尽可能保障真正粉丝的权益...”

他后面说了什么,我一个字都没听进去。直到群访结束,我还像个木桩似的站在原地,周围同行投来各种好奇、探究、嘲讽的目光。

完了。不仅任务失败,我还以最丢人的方式引起了目标的注意。

「分析:目标当众提及可疑饮料事件,可能性一:警告宿主,可能性二:引起众人对宿主的关注,使其后续行动受阻,可能性三:...」

“可能性三是什么?”我魂不守舍地问。

「可能性三(基于最新情感模块分析):目标可能觉得宿主的行为有趣,并因此对宿主产生了特定兴趣。」

“...你是中了病毒吗?”我对系统的离谱分析表示怀疑。

正当我低着头,准备灰溜溜地逃离现场时,一位穿着黑色西装、戴着工作牌的男人拦住了我。

“您好,林记者是吗?”他语气礼貌却不容拒绝,“沈先生想请您稍留片刻,私下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