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母亲林氏前来探望,看着女儿依旧苍白的脸色,心疼不已:“婉儿,这次落水着实伤了元气,可得好好补补。库房里还有两支上好的老山参,回头让厨房给你炖了。”
沈清婉柔顺地点头,依偎在母亲身边,状似无意地轻声道:“多谢母亲。女儿这次真是吓坏了,现在想想还后怕呢。当时站在水边,明明站得稳稳的,不知怎地脚踝突然一痛,像是被什么细线弹了一下,才重心不稳栽下去的……幸好莲妹妹拉了我一把,虽然没拉住,反而一起落了水,但这份心意总是好的。”
她的话说得轻描淡写,甚至后半句还在为沈清莲开脱,但前半句却像一根针,轻轻扎进了林氏心里。
林氏是尚书府的主母,后院手段见识得多了。之前只当是意外,如今听女儿这么一说,心下顿时起了疑窦。细线弹绊?这可不像是意外能造成的。
她面上不显,只是拍着女儿的手安慰:“许是水草或是你看错了,吓着了。以后离水边远些便是。”但眼神却微微沉了沉。
沈清婉乖巧应下,知道种子已经种下,只需等待时机发芽。
几日后,宫中贤妃娘娘举办赏花宴,邀请了京中众多贵女。前世,沈清莲正是在这次宴会上,凭借一首提前准备好的、抄袭他人的咏荷诗,和一番精心设计的“偶遇”,赢得了贤妃娘娘的些许青睐,也为她后来攀附更高枝打下了基础。
这一世,沈清婉自然不会让她得逞。
赴宴前,沈清莲果然又故技重施,跑来向沈清婉“请教”:“姐姐,听闻贤妃娘娘最爱荷花,妹妹也想作诗一首,只是才疏学浅,怕贻笑大方,姐姐才华横溢,可否帮妹妹斟酌斟酌?”
沈清婉心中冷笑,面上却欣然答应:“妹妹客气了,我们姐妹之间,何须见外。”她假装沉思,然后将沈清莲前世那首抄袭的诗,稍改了两个字,变得更为精妙,“妹妹看这样可好?”
沈清莲一看,心中狂喜,这诗比她自己准备的还好!她连忙记下,千恩万谢地走了,却不知这正是沈清婉的陷阱。
赏花宴上,百花争艳,贵女云集。贤妃娘娘果然命人以荷花为题赋诗。
轮到沈清莲时,她自信满满地起身,将自己“精心准备”的诗句朗声吟出,果然引来一片赞叹。沈清莲暗自得意,目光瞥向沈清婉,却见对方面带微笑,并无异色。
然而,就在贤妃娘娘刚要开口称赞时,席间一位以才学著称的宗室郡主却微微蹙眉,开口道:“沈二小姐这首诗,意境确是不凡,只是……其中‘风摇碧浪擎玉盏’这一句,怎地与江南才子苏子瞻三年前游湖时所作残句如此相似?本郡主记得,下句应是‘雨润红姿娇更妍’才对。”
场面瞬间安静下来。
沈清莲的脸“唰”地一下变得惨白。她哪里知道什么苏子瞻的残句!这诗明明是沈清婉“帮”她改的!
她惊慌失措地看向沈清婉,却见对方也是一脸“惊讶”和“无辜”,还带着几分“担忧”地看向她。
“妹妹,你……”沈清婉欲言又止,仿佛不敢相信妹妹会做出抄袭之事。
贤妃娘娘的脸色淡了下来。她喜欢才女,但厌恶欺世盗名之辈。
沈清莲百口莫辩,支支吾吾,冷汗直流,方才的得意全变成了难堪。最终只能以“可能是在某处无意中看过,记混了”为借口,仓皇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