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见晚轻轻与他握了握手,触之即离,笑容恰到好处:“郭总您太客气了。久仰您的大名,这次回来能见到您,真是荣幸。希望能有机会向您多多请教。”她的声音经过刻意调整,比前世低沉冷静几分,带着一丝不易捉摸的异国腔调。
“互相学习,互相学习。”郭靖雨笑容加深,眼神却像扫描仪一样在她身上快速掠过,评估着她的价值,“不知苏小姐明天下午是否有空?我公司正好有个小型的项目内部说明会,来的都是些合作伙伴,或许你会感兴趣。”
“荣幸之至,我一定准时到场。”苏见晚微笑颔首。
一切顺利得近乎完美。郭靖雨对她这个突然出现的、颇有背景(在他看来)的“海归投资人”表现出了足够的兴趣。苏见晚知道,这其中不乏自己这张新面孔和刻意营造的神秘感的作用。
第二天,她准时出现在靖雨集团总部。
说明会本身并无特别,PPT做得华丽,前景描绘得天花乱坠,郭靖雨亲自上阵,口若悬河。苏见晚听得认真,偶尔提问都点在关键处,显得很专业,这让郭靖雨看她的眼神又多了几分重视。
会后,郭靖雨亲自邀请她共进晚餐,美其名曰“深入探讨合作可能性”。
餐厅选在一家极高档的日料店,私密性很好。郭靖雨很健谈,从国际形势谈到行业风口,言语间不断旁敲侧击地试探她的底细。
“苏小姐的口音很特别,不像一直待在国外?倒像是在海市生活过似的。”郭靖雨状似无意地问道,眼神里带着精明的打量。
苏见晚心里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轻轻抿了口茶:“郭总好耳力。小时候确实在海市住过几年,后来家庭原因才出去的。所以对海市一直很有感情。”她将早就准备好的说辞自然流出,语气带着适当的怀念。
“哦?那看来和海市真是有缘份。家里也是做这方面的?”郭靖雨继续深入。
“家父做些国际贸易,规模不大。我这次回来,算是自己独立尝试,家里也挺支持。”她轻轻带过,转而将话题引向对方,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崇拜和好奇,“郭总的企业才是真的令人佩服,涉猎这么广,能源、地产、金融都做得风生水起,尤其是如今的经济环境下,还能保持这么高速的增长,想必郭总自有独特的经营妙招?”
郭靖雨哈哈一笑,眼神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但很快被得意和炫耀欲掩盖:“苏小姐过奖了,无非是顺应政策,抓住机遇,再加上谨慎经营罢了。当然了,有时候,也确实需要一些……非常规的魄力和眼光。”他话里有话,带着点暗示。
“哦?比如呢?”苏见晚适时地流露出好奇,身体微微前倾,一副虚心请教的姿态。
郭靖雨却话头一转,拿起清酒壶给她斟酒,打了个哈哈:“比如敢于引进像苏小姐这样有国际视野的年轻人才啊!眼光要放长远!来,尝尝这清酒,从日本空运来的,口感不错。”
苏见晚顺从地端起酒杯,心里冷笑:滑不溜手的老狐狸。
席间,她故作不经意地提起,语气轻松像在闲聊:“说起来,前几天朋友拉我去郊区散心,路过雁鸣湖那边,风景真好,空气也新鲜。听说那边以前更原生态些,现在开发得越来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