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我本就是于战场上历经生杀之人,决心已定,虽死无悔。

在我掐灭那根晃动着的烛芯,转身离开时。

身后轻声传来一句话。

“有任何需要,来找我。”

11

冯相之子,靠着其相国老爹的威望在京中横行霸道。

欺压黎民,强抢民女,俨然京中的‘土皇帝’。

光天化日之下,在暖香楼前调戏宣侯之孙的未婚妻。

二人及其家丁双方大打出手。

冯章因其家丁众多,竟将宣侯之孙打的奄奄一息。

回到侯府后未等救治,便身亡而去。

宣侯科考入仕,正直无畏,朗月清风。

为当代文官清流之表率。

宣侯之子年轻时因病去世,膝下只留一子。

此子清风霁月,继承了其祖父的文士风流。

我与宣侯孙曾为少年玩伴,自该入府凭吊。

白发人第二次送黑发人,宣老侯爷的白发又增添许多。

堂屋内,宣老侯爷沉声开口问道:

“寒樱丫头,此次留于京中,可是为了北疆突袭战一事。”

宣侯虽年迈,却眼明心净。

我不敢隐瞒,随即向宣侯说明各种原委。

“若是......”

我看着宣侯悲痛欲绝的面容,突然停住。

“若是借吾孙之死名目入手,或能撕开相国这道口子,是也不是?”

“侯爷恕罪。”

宣侯摆了摆手。

12

宣侯年迈,新帝登基后便不再入朝堂。

百官朝拜日,他拖着老迈的身体在朝堂之上状告相国之子,声声泣泪。

一时间京城的清流言官口诛笔伐。

受其欺压的百姓纷纷跑到府衙状告鸣冤。

侵占良田,鱼肉百姓,凌辱民女,草菅人命。

洪洪江水奔腾而来。

瞬间于京内响起讨伐冯章之势。

新帝震怒,下令收押冯章。

并大理寺、刑部及各府衙承接百姓状纸,无论大小案,一律严查,将进展直报御前审阅。

听风楼的说书先生讲‘围魏救赵’的故事讲的甚好。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少主,我们将这些受冯章压迫的百姓聚集起来,真有用吗?”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一人二人他们或可按压得住,可如今,要堵住这满城民愤,不断尾是不行了。”

我慢悠悠的喝着茶:“赵许二人的家人如何了?”

“前日趁京中混乱,在其两家出城时已将其‘掳’到山中,有军中的兄弟护着。”

朝中混乱,而我却正得闲。

我让秋霜去定制了两把精巧的弓弩和数十支弩箭。

女子立于这吃人的世道中,更要学会保护自己的本领。

秋霜一直在教赵环和许芸使用弩箭。

不过几日,二人便能射中死靶。

在二人能射中移动的靶子时,冯章案也已到尾声。

冯相国于朝堂上竭力撇清其子所做种种祸事。

新帝下令,对冯章立时处决,归还其侵占田产物品,并着相国府赔偿受害家人金银。

冯相国失子失财,精神势能大不如前。

13

“如此恶行,都没把相国扳倒?”

许芸恶狠狠的射出手中弩箭,正中靶心。

“一步一步断了他的根,没了养分供给,康王这棵大树还能活多久呢?”

我看着石桌上的赋税改良策,悠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