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下午三点十七分,林夏盯着电脑屏幕上第17版修改方案,太阳穴突突地跳。桌上的美式咖啡已经凉透,杯壁上的水珠顺着杯身滑下,在桌面晕开一小片深色的印记,像极了她此刻混沌的心情。
手机在桌角震动了一下,是部门经理发来的消息:“今晚加班把终版赶出来,明早董事会要用。” 林夏指尖悬在屏幕上方,迟迟没点下“收到”。抽屉里那板助眠药的锡箔纸还在反光,昨晚她盯着天花板到凌晨两点,脑子里反复回放着客户的挑剔、同事的抱怨,还有自己存在草稿箱里,写了又删的辞职邮件。
“算了,先去楼下买杯热咖啡。”她起身时,办公区的玻璃窗外突然暗了下来,紧接着,豆大的雨点砸在玻璃上,噼里啪啦的声响让本就压抑的空间更添了几分烦躁。林夏没带伞,只能抱着文件夹站在写字楼门口,看着雨水在地面汇成湍急的小溪,把行人的脚步冲得七零八落。
她不想回办公室,不想再面对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和数据。目光扫过街对面那条被梧桐树遮蔽的老街区,忽然想起早上晨会时,同事提过那边藏着几家有意思的小店。“反正也走不了,不如去躲躲雨。” 林夏咬咬牙,把文件夹顶在头上,冲进了雨幕。
老街区的路面是青石板铺的,雨水打在上面,溅起细碎的水花,带着一股潮湿的泥土气息。两侧的老房子大多是白墙黑瓦,窗台上摆着几盆吊兰,叶片上挂着水珠,垂下来轻轻晃着。和街对面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比起来,这里像是被按下了慢放键,连雨滴坠落的速度都仿佛慢了半拍。
林夏走了没几步,裤脚就被雨水打湿,贴在小腿上凉丝丝的。她正想找个屋檐避一避,眼角突然瞥见巷口拐角处,挂着一块褪色的木牌,上面用毛笔写着“拾光旧书店”四个字,字体圆润,像是多年前的笔迹。木牌边缘有些磨损,颜色也掉得差不多了,背面隐约能看到刻着什么,但被屋檐挡住,看不真切。
“就这儿吧。” 林夏快步走过去,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门后像是另一个世界——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的油墨香,混着淡淡的檀香,驱散了雨水带来的湿冷。书店不大,靠墙的书架从地面堆到天花板,上面摆满了各种旧书,有些书脊已经开裂,用牛皮纸仔细包着;中间的矮书架上,零散放着几本翻旧的杂志,旁边摆着一个缺了口的陶瓷茶杯。
天花板上有个小天窗,此刻正漏下细碎的雨丝,落在地面的青石板上,晕开小小的水痕。墙角的位置,放着一个洗得发白的布娃娃,娃娃的辫子有些松了,眼睛是黑色的纽扣,安静地坐在那里,像是在守护着什么。
“随便看。” 一个低沉的声音从书架后面传来。林夏转头,看到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老人,正坐在一张旧藤椅上,手里拿着一本线装书,鼻梁上架着老花镜,镜片反射着微弱的光线。他应该就是店主了,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却透着一股温和的气息,像这书店里的旧书一样,带着岁月沉淀的安稳。
林夏点点头,没敢多打扰,沿着书架慢慢走。书的种类很杂,有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小说,有泛黄的课本,还有几本封面精美的画册。她的指尖轻轻拂过书脊,感受着纸张的粗糙质感,心里的烦躁似乎慢慢消散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