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我好极了!”经理笑得嘴角都快咧到耳根,“你知道吗?为了通过考试,我连续三个月每天参加‘强制快乐培训’,现在看到任何东西都想笑!失业率上升?哈哈!经济衰退?呵呵!公司要倒闭?哈哈哈!”
他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却停不下来:“最妙的是,作为情绪调节师,我的快乐是‘工作需要’,可以免税!哈哈哈...”
我悄悄掏出手机,打开系统app。
“检测到异常快乐能量:89点(非自然状态)。”
app提示:“检测到情绪操控迹象,是否进行深度扫描?”
我选择了“是”。
扫描结果显示:“目标被注入‘强制快乐’情绪胶囊,效果持续约6个月。注入者:情绪税务局认证机构。”
我恍然大悟。所谓“情绪调节师”,不过是情绪税务局制造的高快乐纳税人!他们先让人强制快乐,然后以“工作需要”为名征税,实则榨取更多财富!
经理还在狂笑不止,我却感到一阵寒意从脊背升起。
离开经理办公室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系统的真相。走到工位区,我发现同事小张正趴在桌子上抽泣。
“怎么了?”我问邻座的同事。
“他被裁员了,刚接到情绪税务局通知,说他昨天因为获奖太开心,要补交税款。可他哪开心了?明明是强颜欢笑...”
我看向小张,他桌上的情绪检测仪显示着数字:15点(深度悲伤)。
这不合理。除非...
我悄悄对准小张的情绪检测仪,使用了系统的“分析”功能。
结果令人震惊:“设备已被远程操控,实际情绪值:62点(轻度快乐),显示值:15点(深度悲伤)。操控源:情绪税务局征管系统。”
我立刻明白了——情绪税务局在远程篡改检测结果!他们故意显示低情绪值,让纳税人以为自己是“悲伤”状态而放松警惕,实际上却按照高情绪值征税!
这是系统性的诈骗!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情绪税务局的真相比我想象的还要黑暗。
我拿出手机,深入研究“释情”系统的功能。在“情绪银行”板块,我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功能——“情绪交易市场”。
这个隐藏的市场允许用户买卖情绪能量!快乐、悲伤、愤怒、恐惧...所有情绪都明码标价。
更令人震惊的是,市场上最大的买家居然是——情绪税务局自己!
他们以极低的价格收购快乐能量,然后以极高的价格出售给那些需要“保持快乐”的富豪和名人!
我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大胆的计划。
第二天,我请了病假。实际上,我去了城市的贫民区——那里是情绪税政策下受伤害最深的地方。
在破败的巷子里,人们面无表情地排队领取救济餐。孩子们不敢笑,老人不敢乐,整个区域死气沉沉。
我找到一个蜷缩在角落里的流浪汉,悄悄对他使用了“情绪吸收”功能。
手机显示:“吸收到深度绝望+35,饥饿感+28,无助感+41...总计获得情绪能量:104点。”
流浪汉似乎微微抖了一下,但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系统说明写道,吸收功能只会取走多余的情绪能量,不会让人失去基本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