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对。我们差一个主角。”
这句“主角”像把秘密按在胸口的按钮按下去,林泽心底“叮”的一声,光一下子跃出来。
他签下名字,赵昊嚷嚷:“那我来当经纪人!抽成——橘子汽水两瓶。”
招新正热闹,论坛又出事——新帖《摄影社·S公开课:如何一张图让全校误会你们在谈恋爱》。配图还是那张“角度合照”,下面有人起哄:“锁死这对!”
赵昊双手一叉:“我严正声明!这是角度杀!角度!”
苏婉想了想,打字回复:“角度是摄影师的刀,也是诚实的镜子。这张图不删,但以后我会更谨慎地保护被拍的人。”
她没解释更多,也没否认什么。林泽看着她沉着的侧脸,第一次强烈地想——成为一个能和她并肩站在镜头前的人,而不是被风一吹就心慌的“路人甲”。
晚上,王老师巡班,顺手把一张演讲比赛海报贴到黑板边:“年级演讲——‘我的高二,我的主场’,有想法的同学报名。演讲不是为了得奖,是为了让你们知道:在麦克风前,你们也能稳住。”
赵昊哇一声:“泽哥,这不是你的主场吗?台下有‘摄影师’,你要不要上去——‘稳定输出’?”
林泽心口一跳,张口就想说“不”。可余光里,是苏婉正低头改照片,屏幕上是他的起跳,那一瞬的专注像在时间里开了个口子。
“我报名。”他说。
王老师点头:“好,主场,等你。”
第四章|演讲排练与“麦克风的回声”
报名名单贴出来后,晚自习的教室总能听见某种“微小的勇气”。林泽把演讲稿写在稿纸上,一遍遍读:
“我的高二,我的主场。主场不是只有掌声的地方,也不是永远赢球的地方,它可能是失误、是打铁、是大口喘气,是从‘怕’到‘不那么怕’的过程……”
赵昊在旁边当观众:“兄弟,前半段ok,后半段要更‘私密’一点。比如——你为什么突然愿意站上台?”
林泽沉默。
赵昊咳一声:“是不是因为看台上有个‘S’?”
“你能不能——”
“我闭嘴。”赵昊笑,递过去一包薄荷糖,“上台前含一颗,舌头会利索一点。”
排练结束,苏婉从后门探头:“要不要我做‘观众A’?”
林泽耳朵“噌”地红,还是点头。
他站在讲台边,麦克风立着,像一根冒着细微电流的树枝。他深吸一口气——
“我以前以为,主场就是别人为你欢呼。但今年夏天我知道——主场更像一张空椅子。你要把自己坐进去,哪怕腿还在抖,哪怕背还在冒汗。”
他停了一秒,看向坐在最后一排的苏婉。她没有笑,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