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了一会儿,赶紧收回目光,假装认真读《关雎》,可耳朵却悄悄竖起来,听着隔壁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还有他偶尔翻书的轻响。直到夕阳把天空染成橘红色,林晚才收拾好东西准备走。
起身时,她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转头对陆时衍礼貌的说道:“今天谢谢你啊,我叫林晚,中文系的。”
陆时衍抬眼看她,浅棕色的眼睛里映着夕阳的光:“陆时衍,物理系。”
他说完,便又低下头继续看书。林晚咬了咬唇,拎着帆布包往外走,走到楼梯口时,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陆时衍还坐在那里,阳光落在他身上,像一幅安静的画。
走出图书馆时,晚风刚好吹过,带来一阵银杏叶的清香。林晚摸了摸口袋里的银杏书签,忽然觉得,这个秋天好像会变得不一样。
第二章 食堂里的“三分糖约定”
接下来的一周,林晚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三楼。奇怪的是,陆时衍也总是坐在隔壁桌,有时候在看课本,有时候在写实验报告,偶尔会接个电话,声音压得很低,听不清内容,但林晚总能从他的语气里听出里面的耐心。
两人很少说话,最多是早上碰到时,林晚会点头说声“早”,陆时衍会“嗯”一声作为回应。但这种沉默的陪伴,却让林晚觉得很安心——就像图书馆里的暖光一样,不刺眼,却足够温柔。
周五下午没课,林晚在图书馆待到六点,肚子饿得咕咕叫。她收拾好东西,刚走到图书馆门口,就看见陆时衍站在银杏树下,手里拿着手机,似乎在等什么人。
“陆时衍?”林晚犹豫着叫了他一声。
陆时衍转过头,看到她时,眼睛亮了一下:“要去食堂?”
“嗯,饿死了。”林晚摸了摸肚子,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你也去吗?”
“嗯,刚好一起。”陆时衍把手机揣进口袋,往食堂的方向走。林晚赶紧跟上,两人并肩走在银杏道上,脚下的落叶被踩得咯吱响。
“你是大几的啊?”林晚忍不住问,她猜陆时衍可能是大二,因为他看起来比新生从容很多。
“大二。”陆时衍侧过头看着她,问道,“你是新生?”
“对,中文系的,刚报到一周。”林晚点点头,“之前都不知道图书馆三楼的位置这么好,阳光特别舒服。”
“我大一的时候也常去那,”陆时衍笑了笑,浅棕色的眼睛弯成了月牙,“那时候我旁边坐的是个化学系的学姐,每天都带糖,还分给我吃。”
林晚看着他的笑,心跳漏了一拍。她第一次见陆时衍笑,原来他笑起来这么好看,嘴角有个小小的梨涡,藏在左边脸颊,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食堂里人很多,林晚排队打饭时,纠结了半天选糖醋排骨还是番茄炒蛋。陆时衍排在她前面,很快就打好了饭——一碟青菜,一份红烧肉,还有一碗番茄蛋汤,看起来很清淡。
“你不吃辣吗?”林晚看着他的餐盘,忍不住问。她是南方人,无辣不欢,刚才差点加了一勺辣椒油。
“嗯,胃不太好。”陆时衍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把汤推到一边,“你慢慢选,我等你。”
林晚最终还是选了糖醋排骨,还加了一份清炒西兰花。她端着餐盘走到陆时衍对面坐下,刚拿起筷子,就看见陆时衍从口袋里掏出一颗薄荷糖,放在她面前的餐盘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