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是所有家长新的征程。
我本以为,这不过是多一个日常的接送任务,多一笔学杂费开销,生活照旧。
直到班级家长群建立,一个叫王曼丽的名字闪烁起来。
我才意识到,这片本该纯粹的校园净土,似乎成了某些人权力欲的表演舞台。
当家委会成了权力小剧场,当所有家长都选择沉默时。
我和我的小战友乐乐,决定站出来……
1
九月,烈日依旧炙烤着大地。
我牵着乐乐的小手,站在校门口的人潮里。
看着她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地走进校门,心里既有不舍,又有欣慰。
这个小家伙,从此就要开始她的校园生活了。
一回到家,我就被各种班级群的消息提示音轰炸了。
我点开微信,一时间,手机屏幕被各种欢迎、大家好刷屏。
其中最活跃的,是一个头像上P着一年级三班家委会会长的家长,名叫王曼丽。
她先是@所有人,发了一长串自我介绍。
表示自己是全职妈妈,时间充裕,愿意为班级奉献,毛遂自荐成了家委会会长。
随后,她又迅速拉了一个小群,把几个家长拉了进去。
我猜,这就是她心目中的核心家委会成员了。
没过多久,她就在大群里宣布。
“家委会核心成员已确定,分别是会长王曼丽、会计李娟、理事张伟,大家鼓掌欢迎!”
我看着这自导自演的一幕,忍不住笑了笑。
这架势,搞得跟公司上市一样,还没干事呢,职位都分好了。
我没说话,只是静静地观察着。
果然,没过多久,就有人开始附和。
各种王会长辛苦了,有您在,我们一百个放心,之类的彩虹屁层出不穷。
其中,一个叫李娟的,捧哏捧得最卖力。
一句接一句,听得人耳朵都腻歪。
正当我准备放下手机去准备午饭时。
王曼丽发了第一条通知。
“各位家长,家委会决定向每位同学收取1000元班费,用于班级日常开销和老师的福利。大家尽快扫码转账给会计李娟,谢谢配合!”
消息一出,群里瞬间安静了。
1000元?
我有点惊讶。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我所在的城市,公立学校的班费通常是自愿缴纳,而且金额都在几十到一两百元不等。
1000元,闻所未闻。
几分钟后,群里有人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
“王会长,请问这1000元班费,具体都用在哪些地方呢?”
王曼丽很快回复。
“这个嘛,是用于购买班级公用物品,比如图书、文具、卫生用品,还有一些活动经费,肯定会专款专用,到时候会公布账目明细的,大家放心就好。”
她的话听起来滴水不漏,但又什么都没说。
1000元班费,在没有明确用途的情况下,就要求家长们直接转账,这显然不合理。
我敲了几个字,发了出去。
“王会长,你好。我是乐乐妈妈,乔茵。请问这1000元班费是自愿缴纳还是强制性的?另外,学校有规定班费上限吗?”
王曼丽大概没想到会有人当面提出质疑。
她停顿了一下,才回复道。
“乔茵妈妈,班费是自愿缴纳的,但这是为了我们孩子能有更好的学习环境,我觉得既然进了这个班级,大家都是一家人,就应该为了孩子共同付出,你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