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桉通过“镜客”的渠道,查到了当年一份被掩藏的消防报告草稿,上面提到了“疑似人为纵火”和“多名儿童短暂失踪后又找回,原因不明”的字样,但正式报告中被删除。他顺藤摸瓜,找到了一位当年火灾后不久就调离的护工——刘淑萍。
他秘密拜访了现已退休的刘淑萍。老太太一听到“曙光福利院”和“2004年火灾”,脸色瞬间惨白,眼神充满恐惧。 “我不知道……我什么都不知道!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你们别再问了!”她情绪激动,几乎是将陈桉推出了家门。
她的恐惧,比任何信息都更确凿地告诉陈桉:那场火,绝不简单。
第八章:挑衅信息
就在调查似乎因刘淑萍的拒绝而再次陷入僵局时,警方的公开办案邮箱收到了一封加密邮件。发件人无法追踪。
邮件内容只有一句话:“下一个,会是迷失的羊羔,还是看门犬?” 附件是一张图片,是前两个凶案现场图案的混合设计稿,更加复杂精美。
这是赤裸裸的挑衅。 李雄气得一拳砸在桌子上。
几乎在同一时间,陈桉的“镜客”账户也收到了一条来自“米诺斯”的私信,内容更短,更令人不寒而栗: “镜子擦得太亮,会照出你不该看的东西。”
陈桉看着屏幕,手指无意识地,又一次推了推他的银边眼镜。镜片上反射着冰冷的蓝光。 凶手不仅知道警方,更知道“镜客”的存在。游戏,才刚刚开始。
---
第二卷:往昔回响
第九章:模式模仿
面对凶手的公然挑衅,警局气氛降至冰点。李雄下令全面排查与曙光福利院相关的人员,重点是2002-2005年间的义工和捐赠者名单,试图找出“迷失的羊羔”和“看门犬”所指代的目标,工作量巨大。
陈桉将自己关在临时办公室,白板上贴满了现场照片、符号图案和时间线。他完全无视了“羔羊”和“犬”的隐喻,而是专注于凶手行为模式本身。 “他在模仿。”陈桉突然开口,对一旁整理资料的林薇说,更像是在梳理自己的思路。 “模仿?”林薇疑惑。 “仪式布局的核心要素,痛苦表达的精确性,甚至挑选受害者的某种特定‘纯洁性’(指与福利院的关联)……这不是临时起意或自我发明。他在复刻一个模板。一个……未被记录的模板。”陈桉的眼神锐利起来,“一个只可能存在于我记忆空白期的模板。他认识我,或者认识我的过去。”
第十章:失语的护工
陈桉决定再次寻找护工刘淑萍。他需要突破,必须在警方之前拿到信息。他利用“镜客”的资源定位到刘淑萍女儿的家,并在其附近等待。 他采取了不同于上次的策略,没有直接追问,而是冷静地陈述:“刘女士,我不是警察。我只寻求真相。火灾不是意外,对吗?那些孩子经历了什么?你现在的不安,正证明你知道内情。沉默保护不了任何人,只会让当年的阴影继续吞噬现在的人。”他出示了第三名潜在受害者的模拟画像(基于推理勾勒),“下一个,可能会是像您女儿一样年纪的人。”
刘淑萍心理防线崩溃,泪流满面,终于松口:“是…是实验…他们带走了几个孩子,说是特殊教育项目…火灾那天晚上,发生了很可怕的事…有孩子跑了,有孩子…变了…院长不让说,后来所有人都被调走或封口了…我真的只知道这么多!”她提供的碎片信息,指向了一个名为“代达罗斯计划”的模糊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