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卷:镜中之痕

第一章:仪式开端

城市被秋雨笼罩。市郊一栋废弃别墅内,刺鼻的血腥味混合着霉味和尘埃。探长李雄皱着眉头,看着眼前诡异的景象:死者是一名中年男性,被放置在客厅中央,姿势被刻意摆成一种扭曲的虔诚跪姿,双手交叠在胸前。周围用白色的粉末画着复杂而规律的几何图案,像一个冰冷的法阵。没有挣扎痕迹,没有明显脚印,现场干净得令人窒息。

“报告李队,死者身份确认,张建伟,四十二岁,一家贸易公司的财务主管。社会关系还在排查。”年轻女警林薇汇报着,声音有些发紧。她从业三年,从未见过如此具有表演性和仪式感的现场。

李雄捏了捏眉心,“通知法医,仔细取证,特别是那些白色粉末。查监控,查死者最近的通话记录和财务状况。这不像抢劫,也不像仇杀……这他妈像场邪教献祭。”

第二章:冷漠顾问

警局会议室,气氛凝重。初步调查陷入僵局:白色粉末是普通的粉笔灰,别墅位置偏僻无监控,死者社会关系简单,财务正常。案件的所有线索似乎都断在了那个诡异的客厅里。

“或许,我们该请外援了。”李雄艰难地开口,显然不情愿。

几小时后,陈桉出现在警局。他穿着灰色的高领毛衣,外搭一件黑色大衣,银边眼镜后的目光扫过会议室里的每个人,最后落在现场照片上,没有任何寒暄。

“凶手,男性,25至35岁,身材偏瘦,有强迫型人格障碍或极高程度的秩序偏好。”他开口,声音平稳得像机器朗读,“从事不需要频繁人际交流的工作,可能涉及IT、会计或图书馆管理。他熟悉本市西区的废弃建筑。与死者不认识。”

一名老刑警忍不住质疑:“陈教授,这些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就凭几张照片?”

陈桉甚至没看他,指尖点着一张照片细节:“粉笔线条的笔触力度均匀,显示绘制者冷静且控制力强,体型不会过于魁梧。图案复杂对称,无一处错误,是典型强迫症表现。选择废弃别墅,表明他对环境有掌控欲且熟悉。至于不认识死者……”他切换照片,放大死者手部特写,“他指甲缝干净,没有凶手的皮肤组织,现场无搏斗痕迹。凶手完成的是‘作品’,死者只是他选中的‘材料’。仇恨是低效的情绪,他不需要。”

会议室鸦雀无声。林薇看着陈桉,眼中是混合着震惊和钦佩的光芒。李雄的脸色更加难看——陈桉的能力毋庸置疑,但这种将人命视为“材料”的冷漠分析,让他极不舒服。

第三章:模糊符号

深夜,陈桉的公寓。只有电脑屏幕的光映在他毫无表情的脸上。警方系统能提供的有限信息无法满足他。他打开一个加密虚拟机,连接层层跳板,登录了一个需要特殊邀请码才能进入的暗网论坛。

他的化名:“镜客”。

论坛界面阴暗,充斥着各种灰色信息。他快速检索着与张建伟相关的蛛丝马迹。突然,一个帖子角落的图标让他滑动鼠标的手指停顿了一下。那是一个极其简化的、由两个嵌套的三角形和一条穿过它们的曲线组成的符号。

一阵极其微弱、几乎无法捕捉的悸动掠过他心口。他搜索这个符号,结果寥寥,且含义不明。他关闭网页,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下意识地用手指推了推镜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