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里,她记满了六本笔记,体重掉了十斤,终于在考核中以实习生第一的成绩,拿到了正式岗的offer——不是她期待的审计岗,而是最基础的税务申报岗,月薪四千五。
拿到offer那天,林溪在楼下便利店买了根雪糕,咬下去的时候,眼泪掉在了包装纸上。
这不是什么光鲜的起点,却是她三十三岁人生里,第一次靠自己挣来的希望。
第二章 站稳
税务申报岗的工作枯燥又繁琐。
每天对着电脑录入数据,核对发票,跑税务局递交材料,稍有不慎就会出错。
有次林溪给一家小规模纳税人报税时,误把“季度申报”填成了“月度申报”,导致企业产生了滞纳金。
老板气冲冲地跑到事务所:“你们怎么回事?这点小事都办不好!我要投诉你们!”
林溪脸涨得通红,不停地鞠躬道歉:“对不起,是我的错,滞纳金我来赔,我马上帮您更正申报。”
苏蔓闻声赶来,一边安抚老板,一边拿出计算器核算滞纳金:“王总,这事是我们的疏忽,滞纳金我们承担,另外给您的企业免费做一次税务健康检查,您看行吗?”
送走老板,苏蔓把林溪叫到会议室,没有骂她,只是递过来一杯温水:“报税不是简单录入,每一步都要核对三遍。小规模纳税人的申报周期、税率优惠,这些都是基础,你得记牢。”
林溪接过水杯,指尖冰凉:“我知道了,苏经理,我再也不会犯这种错了。”
那天晚上,林溪把所有税种的申报周期、税率、优惠政策整理成表格,贴在办公桌前,又把经手的每笔业务都建立台账,注明易错点。
为了熟悉业务,她主动帮其他同事分担工作,哪怕是跑远路送材料、加班整理发票,也毫无怨言。
有次事务所接了个棘手的案子:一家进出口企业因报关单填写错误,被税务部门查出漏缴税款,面临巨额罚款。
项目组忙了一周都没找到解决办法,苏蔓急得满嘴起泡。
林溪听说后,主动留下来翻看企业的报关资料和财务凭证。
她想起自己当年做审计时接触过的进出口退税政策,连夜翻出相关法规,对照着凭证一点点梳理。
天快亮时,她终于发现了关键——企业的部分报关单虽有填写瑕疵,但对应的进项税已足额缴纳,符合“容错机制”的适用条件,只需补充说明即可免于罚款。
林溪拿着整理好的材料找到苏蔓时,眼睛里布满红血丝:“苏经理,您看看这个,说不定能帮上忙。”
苏蔓看着材料上清晰的逻辑链条和政策依据,愣住了。
她立刻带着林溪去税务局沟通,凭借这份材料,成功为企业免除了罚款。
走出税务局时,苏蔓拍了拍林溪的肩膀:“林溪,你比我想象中更厉害。”
这件事后,苏蔓开始把一些复杂的税务筹划业务交给林溪。
有次给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做税务筹划,林溪结合最新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帮企业节省了近百万税款。
企业老板特意送来锦旗,还指定要林溪负责后续的财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