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中传来金属摩擦声,像是门被轻轻推开。
“这里不像维修通道...更像是个私人空间。照片、文件、还有...天啊,这些是...”
突然传来脚步声,蓝悦儿的呼吸变得急促。
“有人来了...我必须...” 一阵杂音,然后是低沉的男性声音:“你不该在这里,小姐。” 卡尔森的声音。
音频戛然而止。
陈墨反复听着最后那句话。卡尔森的声音冷静得不带一丝情绪,却让人不寒而栗。
窗外,洛杉矶的夜幕再次降临。陈墨看向对面大楼的窗户,隐约觉得有人也在注视着他。
Pattern。模式。循环。 蓝悦儿发现了什么?苏珊为什么而死? 而321房间的前任客人到底是谁?
陈墨将蓝色丝带放在桌上,旁边是蓝悦儿的照片。两个女孩,相隔二十年,相同的命运。
是时候再见见卡尔森先生了。
5 三代的守护
塞西尔酒店的地下室比陈墨想象的更加庞大复杂。裸露的管道在天花板上蜿蜒如巨蛇,昏黄的灯光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光晕,远处传来持续的水滴声,像是某种永不停歇的计时器。
根据蓝悦儿音频中的描述,陈墨找到了东翼维修通道的入口。门锁着,但锁芯有新近被撬过的痕迹——很可能是蓝悦儿的杰作。
陈墨用从酒店前台“借”来的万能钥匙试了三次,门锁咔嗒一声打开。门后不是预想中的设备间,而是一条狭窄的走廊,墙壁是原始的砖石结构,显然比酒店主体建筑更加古老。
走廊尽头是一扇厚重的木门,虚掩着。陈墨推开门,发现自己站在一个类似书房的空间里。房间中央是一张老旧的红木书桌,四面墙被文件柜和书架占满。最令人惊讶的是墙上挂着的照片——从1927年酒店开业至今的各类合影,卡尔森家族三代人出现在每一张照片中,站在几乎相同的位置,带着相似的表情。
陈墨打开书桌抽屉,里面整齐排列着几十本皮革封面的日志。最早的一本标注着“1927-1945”,署名“卡尔·卡尔森”。
随手翻开一页,日期是1947年1月15日: “今日见伊丽莎白与黑衣男子争执。她恐惧异常,言‘水将揭示一切’。后夜她失踪,酒店内外皆寻不得。老板令勿报警,免损酒店声誉。”
陈墨心跳加速。伊丽莎白·肖特,“黑色大丽花”受害者。老卡尔森见过她最后一面?
另一条记录是1975年3月22日: “女客玛丽安于东翼水箱溺亡。警方欲深入调查,老板令制造意外证据。吾心不安,然家族誓言必须遵守。”
家族誓言?陈墨快速翻阅,找到1947年的记录: “老板示恩,许卡尔森家族永居酒店工作,条件乃守护酒店秘密,无论代价。立誓:水之秘密,永守不失。”
书桌最底层的抽屉锁着。陈墨用力撬开,里面只有一本薄薄的相册和一把奇特的钥匙。相册中是各个年代的女性照片,背面标注着姓名和日期。最新的是蓝悦儿,日期是她死亡前一天。照片中的她正在街上行走,显然不知道自己被偷拍。
相册最后一页贴着一张名单,标题是“水之守护”。上面列着十二个女性名字,从1947年开始,每隔几年就有一个。艾米丽·赵在2003年,蓝悦儿在2023年。每个名字旁边都有一个奇怪的符号,像是某种水纹图案。